其实严格来说跨境支付业务的创新挺难写的,因为我个人感觉跨境支付最主要的业务就是资金的收付和换汇等基础,然后从这
其实严格来说跨境支付业务的创新挺难写的,因为我个人感觉跨境支付最主要的业务就是资金的收付和换汇等基础,然后从这个内容上衍生出来一些内容。那我这次就整理一下在业务创新时候,经常会用的业务基础内容:
账户篇
离岸账户: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国内的离岸账户一般有以下四种:
账户名称 | 基本定义 | 可以做什么? |
NRA账户 | 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开立的 外汇账户 | 账户内资金性质视同境外,与境内往来按跨境交易管理,受外汇管制 |
OSA 账户 | 境外机构在具离岸业务资格的境内银行离岸部开立 | 资金来源于境外,通常不受国内外汇管制、可自由兑换(以开户银行规则为准) |
FT账户 | 自贸区内金融机构为境外机构开立的本外币合一账户 | 仅在自贸区开立,政策属性介于NRA与离岸之间,并非完全自由 |
EF账户 | 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是银行为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开立的本外币一体化账户。 | 办理跨境资金结算、汇兑、投融资等综合服务 |
VA账户:由银行或支付机构在"伞形母账户"下为不同主体/订单生成的一组"可识别收款编号"(常见为VAV形态),具备独立账号、户名、银行信息等,用于收款识别、分账与对账;其本身通常不独立承载资金,资金仍归集至母账户,适合跨境电商收款、B2B 分账、统一收付等高频、批量化场景。部分机构支持"以商家自有名称展示 VA 户名",提升付款人信任度。
收钱篇
我的理解一般是收款和收单。这两个都是指将资金从买方收取过来,但是收款和收单面临的用户不同,一般收款是指B端用户,收单大部分是指C端用户。
业务模式 | 收钱渠道 | 关键流程 |
收款 | 转账 | 跨境转账/本地清算→结汇(如需)→资金到账/提现 |
收单 | 收单工具 | 支付请求→授权→清算→结算 |
从跨境电商的流程来看,一般是收单在前,其实就是商家收取C端买家的资金;收款是商家收来自于收单机构的资金。
从B2B贸易来说,收款就是收来自于买家的货款资金,那么需要知道资金来自于那个渠道?
付款篇
付款这段其实跟收钱篇中B2B 这段的描述一样,需要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付款?常规来看 ,就是跨境支付系统和本地支付系统。
常见的跨境支付系统可以包括有SWIFT (我们习惯认为这个就是跨境支付清算系统)、CIPS 、CHIPS、SEPA,此外还有卡组的分发系统等;
常见的本地支付系统主要有:中国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和大小额系统、美国的FEDWIRE和ACH系统、英国的CHAPS等等。
换汇篇
其实这块就比较简单的了,主要就是要知道换汇的逻辑:
首先汇率是什么?如何看汇率报价?以及计算汇率?
汇率就是两个国家货币的兑换比例;然后其实目前主要国家的汇率报价都有中间价、汇买价和汇卖价。一般来说如果是想要结汇就是汇买价;想要购汇就是汇卖价。其次汇率报价,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银行最多会标记到小数点后四位。
总结
然后如何创新?其实就是把相关的基础进行排列组合,根据合规和风控以及政策的要求,做出符合市场的合规并且受到监管认可的一个产品来。
此外,本人新建一个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探讨业务和发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