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如何用YouTube把AI工具做到7万+月收入

他用"烂MVP"验证需求、靠YouTube撬动流量,做到月入7万美元。

图片

他叫Vasco Monteiro——卖掉上一个SEO项目后,用"烂MVP"验证需求、靠YouTube撬动流量,1年时间把新做的AI写作工具(Arvow AI)做成月订阅收入超7万美元的SaaS产品。

他只有接地气的实战方法论:从如何用"烂MVP"快速试错,到用YouTube精准获客,再到应对创业中99%的各种踩坑。如果你正在做出海产品、AI工具,或想靠内容驱动增长,这篇是能直接抄的干货。

第一步:他的"第一桶金",藏在"试错"里

2015年,Vasco刷到Alex Becker的"SEO赚钱课",一头扎进创业圈。

"我试过Fiverr扮小丑配音、做过各种离谱生意,直到用SEO做成第一个项目——Vettted。"

Vettted是个B2B SEO服务交易平台,从0到月收30万美元,他用了一年,全程在父母地下室完成。但他最厉害的不是做成这个项目,而是:"失败和成功"都拍成了YouTube视频"他用7分钟视频浓缩了一年创业全程,后来这些内容成了Arvow AI冷启动的'信任背书'。"

后来,他卖掉Vettted,转身押注AI——因为他看到一个关键趋势:"当AI能替代80%的基础工作时,不做AI产品才是最大的风险。"于是,Arvow AI(AI驱动的SEO文章写作工具)诞生了。

图片

给创业者的启示

  • 创业不是"找风口",而是"用趋势解决具体问题"(比如AI降低内容生产成本);

  • 早期用视频记录创业过程,能低成本积累"信任资产"(用户更愿意买"见过你摔跤"的人的产品)。

第二步:MVP不用"完美",但要"能打"

Vasco的创业秘籍里,最反直觉的是这一点:他故意做了一个"烂到不行"的MVP

"我不会写代码,所以直接找了技术合伙人——和互补型人才合作,是做出成功产品的关键。"他们用最简代码拼出能用的工具,发给了100个种子用户测试。

用户骂"这工具太烂了"?太好了!这说明他们真的在用,而且愿意给你改进意见。

比如,有用户反馈"生成的文章不符合SEO关键词布局",团队连夜调整算法;有用户说"导出格式太麻烦",他们直接加了CSV导出功能。"这些反馈比任何市场调研都值钱——因为用户用真金白银(时间)给你投票了。"

给创业者的启示

  • MVP的核心是"验证需求",不是"展示技术"(用户要的是"能用",不是"完美");

  • 找互补型合伙人比"单枪匹马"效率高10倍(技术/运营/内容,各补短板)。

第三步:创业就是"问题制造机",但要有解决办法

Vasco说:"如果你的创业过程很顺利,那大概率是你还没碰到真正的问题。"

Arvow AI的成长史,就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历程:

  • 初期:亏了20万美元(盲目投广告);

  • 中期:核心开发者离职(差点导致项目停滞);

  • 后期:收到"停止运营"律师函(因AI内容版权争议)、网站宕机16小时(服务器崩溃)、PayPal冻结1.6万美元长达半年(资金链差点断裂);

  • 日常AI偶尔"发疯"(生成违规内容)、用户流失率高。

但他有一套生存公式:

1.先保命,再优化:比如PayPal冻结资金时,他立刻联系客服+提供交易凭证,3天内解冻;

2.用自律对抗拖延:雇了私人教练每天早上7点陪练("教练比闹钟管用100倍,我再懒也得爬起来");

3.聚焦关键问题AI内容不可控?他拉着团队逐条分析违规案例,给模型加了"敏感词过滤库";用户流失?他做了100+次1对1用户访谈,发现"导出功能不好用"是主因,连夜优化。

给创业者的启示

  • 创业中的问题90%是预期内的,提前准备应急方案(比如备用服务器、多支付渠道)能救命;

  • 别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先抓影响生死的20%关键问题(比如用户留存、现金流)。

第四步:一年7万+月订阅收入,他的YouTube"增长三板斧"

如果说产品和团队是"地基",那YouTube就是Vasco的"增长火箭"。他的策略很实在,分三步:

1. 内容要"能赚钱":三种视频类型,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

Vasco的视频不是自嗨,而是围绕用户需求设计的:

  • 常青教程(占40%):比如"用Arvow AI写SEO文章的5个技巧""如何用AI降低内容生产成本",这类内容能持续获流量(用户搜索"AI写作工具"时会反复刷到);

  • 点击诱饵视频(占30%):标题党但内容有料,比如"我用AI一周写出100篇博客,赚了5000美元",快速拉新(用户点进来后发现"真的有用",转化率比常青内容高2倍);

  • 热点跟拍(占30%):蹭AI行业动态(比如"GPT-5发布后,AI写作工具会失业吗?")、SaaS趋势(比如"2025年,什么样的SaaS能活下来?"),借平台流量东风(热点视频的初始流量是普通视频的5-10倍)。

"核心逻辑是:用内容建立信任,用明确的行动号召(CTA)推动转化。"比如,他在视频结尾会说:"如果你也想试试AI写SEO文章,点击链接免费试用30天——我会手把手教你设置。"

2. 用"内部创作团队"放大10倍效果

Vasco的做法很直接——直接组建了5人内部创作团队,运营3个YouTube频道(主频道讲产品,副频道讲AI行业,还有一个"失败日记"频道)。"我们相当于自己的媒体公司,内容生产完全自主可控。比如,主频道的视频由运营同事拍,技术同事负责讲功能,我负责聊创业故事——这样用户能看到'立体'的产品。"

3. 用付费投放"撬动"自然流量

光靠算法不够,他投了Google Ads和YouTube Ads推优质视频。"广告内容要像自然内容,比如用户搜索'AI写作工具推荐'时,我们的广告视频标题是'实测10款AI写作工具,这款最适合出海博主'——用户不会反感,点击率和转化率比硬广高3倍。"

"记住:分享一切,好的坏的新的旧的。人们买的不是产品,是活生生的人。99%的人在社交媒体上消费,你要做那1%的创造者。"

给创业者的启示

  • 内容不是碰运气,而是围绕用户需求设计(先搞清楚你的用户是谁,他们爱看什么);

  • 早期别依赖"爆款",先做能持续产出的内容(比如常青教程),再用付费投放放大;

  • 建立内容矩阵(多个频道/账号),降低单一账号的风险(比如某个频道被限流,其他频道还能引流)。

第五步:他的"终极武器":把"做自己"变成竞争力

Vasco的成功,本质上是因为他不装。他会拍自己凌晨3点改代码的样子,会分享被开发者坑了的愤怒,会坦然说"Arvow AI现在还有bug"——这些不完美反而让用户觉得真实可信。

"99%的人在社交媒体上装成功,你只要装真实,就能赢。"他的用户调研显示:70%的用户是因为"看他视频觉得真实"才试用产品的

最后:

如果你也想做出海产品或AI工具,现在就做这3件事

1.今天拍第一条视频:用手机拍一段"你在做什么产品+遇到了什么问题"(真实比精致重要100倍);

2.找一个互补型合伙人:技术/运营/内容,缺什么找什么(用股权或分成绑定);

3.列一个问题清单:把你能想到的"最可能出问题"的点写下来(比如资金链、用户流失、技术故障),提前准备解决方案。

创业没有完美时机,但有正确姿势——先做,再优化,比准备好更重要

产品只靠"抄作业"月入3.5万美元:这位创业者的产品方法论,值得所有创业者抄

一个简单的PDF转Excel网站月入4万美元是如何做到的?

通过一个简单的爬虫API就能月入1万美金,他是如何做到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星星充电签到脚本

1.购买服务器阿里云:服务器购买地址https://t.aliyun.com/U/W9mv4W若失效,可用地址 1.购买服务器 阿里云: 服务器购买地址 https : //t.aliyun.com/U/W9mv4W 若失效,可用地址 https ://www.al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