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做一次标题党——为什么会说留给中小银行的时间不多了呢?原因在于在2025年11月SWIFT系统将会统一升级到ISO20022报文格式,并且不再支持MT格式的报文传输了。那么意味着我们用习惯的MT格式的报文,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意味着我对于报文的认知也需要重构了)。
中小银行的时间不多了的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国际业务(跨境业务)其实做的不算很好,尤其在银行各个部分体系里面属于不太赚钱的角色;并且这次SWIFT的升级又是非常彻底,并且不具备任何拖延或者妥协的可能性了。毕竟很早之前,SWIFT 就开始了ISO20022格式报文的升级,并且全球重要国家的支付系统也都支持这个格式的报文(正如我之前文章写得那样子)
我先回溯一下ISO20022报文的一个全球应用情况:
一、概念:
ISO20022即《金融服务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是200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发布的国际标准,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为基础,提供一种面向不同业务建立全球通用报文的解决方案,涉及支付、证券、贸易、外汇及衍生品、银行卡五大领域。
二、在国内外支付/清算系统的应用来看
目前国际上主流货币的支付系统均已经支持ISO20022报文格式:其中就有人民币(CIPS)、欧元区(SEPA 和TARGET2)、美元(FEDWIRE)、日元(BOJ-NET)、新元(MEPS+)、马币(RENTAS)、泰铢(BahtNet)和菲律宾比索(RTGS)等。
那么SWIFT的ISO20022报文升级的成本不低,从某些中小银行获得的数据来看,这个费用基本上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原因在于银不仅仅是要改造国结系统,可以还要改造其核心系统、外围系统和申报系统等等)。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费用支出。如果不做升级,那么在跨境业务侧肯定会受到影响的,尤其是与代理行的交互、在跨境支付业务上的成本以及对客体验等等。
仔细点讲就是可能中小银行只能依赖部分能够提供MT报文转化成MX报文的机构/代理行去开展业务,并且在报文格式转化过程中可能面临数据丢失或者乱码的风险,并且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会面临其他不利影响。
所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升级ISO20022可能面临着一大堆的投入和人员培训学习;如果不升级,可能面临着国际业务(跨境业务)萎缩的影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