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一句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里的低处,其实就是阻力更小的地方。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里的低处,其实就是阻力更小的地方。
其实不止水往低处流,电也是一样的更愿意流向阻力更小的路径。
之前说过,哥飞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学过电子的人都知道,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整条电路上的各处电流大小一致;而如果有多条并联电路,那么虽然每一条电路上都会有电流,但是流过各路径的电流按阻抗反比分配。
说人话就是:
一条路的时候:电流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走这一条路,整条路上电流都一样大;
多条路的时候:电流会"分兵作战",同时走所有的路,但是阻抗小"好走的路"分到更多电流,阻抗大"难走的路"分到较少电流。
上周,哥飞在成都搞了哥飞的朋友们 2025 年中分享交流会成都站活动 ,会后第二天去了都江堰游玩,在这里感受到了先人治水的智慧。
刚才哥飞在谷歌卫星地区上截了一张图,给大家做了简单图示。
以前,岷江水并不会流向成都平原,为了灌溉,先人开凿宝瓶口,把山体挖开,形成河道,引岷江水入成都平原。
但如果仅仅挖开一个口子,就有可能在枯水期水不够,在丰水期洪水泛滥。
于是在河道上修建了鱼嘴和金刚堤,把岷江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
外江河道宽但河床高,内江河道窄但河床深,水流四六分。
于是在枯水期,大部分河水流向内江,内江六外江四,在丰水期则大部分水流向外江,外江六内江四。
由于宝瓶口足够狭小,即使洪水来临了,进入到成都平原的水量也是有限的,水流抬高之后,多余的水又从飞沙堰以及泄洪道再次流入岷江。
更具体的视频讲解,建议大家看 B 站UP 主 蚂蚁爱游戏的这个视频。
电流、水流,都是优先流向阻力小的地方。
流量其实也是一样的,生财大师兄杨涛之前说过一句名言,流量会流向变现效率高的地方。
这里翻译一下,变现效率低,就是阻力大,变现效率高,就是阻力小。
所以,当多个产品在竞争 SEO 免费流量时,产品用户体验好,对于用户使用来说阻力小的产品,就更容易拿到靠前排名,拿到更多流量。
当多个产品在竞争 SEM 付费流量时,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产品各个环节转化率低,而别的产品转化率高,那么更多的流量一定是被转化率高的产品买走。
只有对方不需要这么多流量时,才会溢出一部分流量给你。
当然,也有一种极端情况,如果这个关键词,只有你一个网站在竞争,那么大部分流量就都到你网站了。
同样的,如果一个关键词,只有你一个人在买量,那么即使你的广告优化分数很低,也一样能够买到量,一样能够获得 N 倍 ROI。
为什么哥飞这么笃定?因为哥飞社群里就有不少人这样实践过了,一个完全不会投谷歌 Ads广告的人,随便投,都投正了 ROI,原因就是没人跟他竞争。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无论是水流、电流,还是网络流量,都是一样的,谁打通了渠道,谁的阻力更小,谁就能拿到更大的量。
不少朋友跟哥飞抱怨过,说他谷歌广告费花不出去。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还有人在跟你竞争相同关键词,他们的的阻力更小,所以流量就流到他们那里去了。
哥飞有一个产品,之前每天花几百美金广告费,不管怎么优化,想要多花广告费都花不出去。
如上图所示,黄色线大概是 1000 刀,红色线大概是 2000 刀。
5 月底,我们修改了产品交互,让每个订单的价格提升之后,神奇的发现,每天花出去的广告费变多了。
后面就基本每天都能够花出去两千刀广告费,多的时候一天能花出去五千刀。
有人就问了,你广告费花得越多,难道不会亏得越多吗?
那可能是问这个问题的人没投过广告,通常来讲,我们投广告都会设置目标,只有达到了目标,我们才会愿意花更多钱出去。
也就是说,如果没达到目标,会亏钱,我们肯定也不傻呀,不会花这么多钱出去的。
而能花出去这么多钱,就意味着我们认为至少是可以回本的。
至于赚多赚少,那就看你的本事了,反正不会亏本。
这里,为了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出价,其实也是阻力。
如果你的产品好,体验好,转化好,能够接受更高的出价,就意味着阻力更小。
举例我这里愿意出 30 刀买一个转化,但你只愿意出 10 刀,那么对于广告平台来讲,要给你推流量,显然比给我推的阻力更大,于是流量就更多流向我这里来了。
而我为什么愿意出 30 刀买一个转化呢?
因为我通过数据判断出来了,平均每个转化我能够赚到超过 30 刀,于是我就能够赚到差价了。
当然,这里的 30 是我为了截图特意改的一个数字,我的实际出价,就不告诉我大家了。
所以,现在大家懂了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了吗?
要想多赚钱,就要在各个环节优化,让流量进来的阻力更小。
所以,做好产品体验是有用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