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一书。
前两天在小茶馆社群里,有人甩出一张后台截图:
一个做考研规划的小红书账号,单月最高变现5万+,全年累计收入破20万。
群里瞬间炸了锅,有人感叹"这也行?",有人追问"怎么操作的?"。
今天索性把它的玩法彻底扒干净——普通人不用露脸、不用原创、甚至不用囤货,靠信息差和执行力就能闷声赚钱。
01、
需求藏在"焦虑"里,钱藏在"信息差"里
你可能觉得奇怪:考研资料网上不是一抓一大把吗?
B站免费课程满天飞,知乎经验贴多到刷不完,凭什么有人愿意花钱买?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群友去年辞职备考,刷了三天小红书,收藏了200多篇"考研规划",反而越看越懵。
有人说三个月上岸985,有人推荐跟名师,有人强调自学才是王道。
这些经验贴到底该信谁?
你看,免费的东西往往最贵。
信息爆炸的时代,筛选和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刚需。
而那位年入20万的博主,做的正是这件事:把全网零散的考研信息,按"院校选择""复习规划""避坑指南"分类打包。
再结合近三年的真题趋势、导师偏好、复试潜规则,整理成一份"傻瓜式"攻略。
这份攻略成本多少?
几乎为0——网盘搜索工具+AI整理软件,三小时搞定。
但卖价呢?基础版99,定制版499,复购率高达40%。
02、
流量从哪来?小红书算法偏爱"真诚的套路"
很多人卡在第一步:怎么在小红书搞到精准流量?
那位博主的方法很野——用"素人感"打败专业感。
她的主页没有精致的封面图,没有高级的滤镜。
全是手机截图和备忘录排版,标题清一色"二本学渣逆袭211"、"三战失败后我悟了"。
考研大军里,二本、三战、在职备考的人才是大多数,他们需要的是"同类"的真实经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内容怎么做?三个字:接、化、发。
1. 接:承接同行的爆款。
在知乎搜"考研后悔经验",在B站下载点赞过万的经验视频,用语音转文字工具提取文案;
2. 化:化用为自己的素材。
用AI工具(比如秘塔写作猫)调整语序,加入"我同学""我室友"等真实案例;
3. 发:每天发3条笔记。
一条"逆袭故事",一条"避坑指南",一条"资料福利",持续30天。
03、
成交在私域:从"卖资料"到"卖陪伴"
小红书对引流管得严?试试群聊截流术。
用主号创建3个新群聊,群名设为"25考研督学群""二战打卡群"。
小号在群里发:"群文件有福利,加我私发解锁"。
规避检测技巧:
①图片水印法
在资料截图右下角添加半透明水印,内容为"喂❤️:TeacherWang2025",用PS将透明度调至10%,手机端预览不明显,但粉丝保存图片放大后可见。
②错别字替换词典
私信回复时用"资liao""崴❤️""攻粽号"等变体词,推荐使用【火星文案转换器】自动生成防屏蔽话术。
加到私域后怎么转化?
第一天,自动推送网盘链接:"这是你要的XX资料包,额外送你一份上岸学姐的时间表模板";
第三天,私聊问:"复习进度如何?需要帮你做个院校竞争力分析吗?";
第七天,朋友圈发截图:"刚帮一位学妹调整复习计划,她专业课提了30分!"
这套组合拳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考研不是买资料,而是买确定性。
资料可以盗版,但"一对一规划""焦虑疏导""进度监督"无法复制。
04、
放大收益:从"手工活"到"流水线"
单靠一个人回复消息,天花板太明显。
那位博主今年做了两件事:
1. 用AI工具批量生产内容:
用ChatGPT整理各院校的历年分数线,生成"择校报告";
用剪映自动剪辑上岸学生的语音经验,配上字幕后发到视频号;
用"小鹅通"搭建知识店铺,设置99元自动发货的标准化产品。
2. 招募学生代理裂变:
在校内论坛发帖:"兼职整理考研笔记,日结80元";
培训代理用同一套话术在贴吧、QQ群引流;
代理每拉一人进社群,奖励30%佣金。
如今她的团队有20个代理,每天自动引流200+人,而她只需要盯着后台数据,偶尔在社群里发条语音"打鸡血"。
05、
避开三个致命坑
1. 版权坑:别碰真题!各大高校近年严打真题贩卖,整理"复习思路"和"答题模板"更安全;
2. 平台坑:小红书对"资料引流"越来越敏感,多用谐音词(如"资liao""喂❤️"),或把联系方式藏在图片水印里;
3. 交付坑:别承诺"保过"!定制服务必须注明"仅供参考",否则一旦学生落榜,退款纠纷能拖垮你。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项目门槛太低,做的人多了还怎么赚钱?"
但你知道吗?
2025年考研人数预计突破600万,其中70%的人会在3个月内放弃。
只要焦虑存在,信息差就永远存在。
就像我常说的:赚钱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懂人性。
如果你也想试试这个项目,茶馆里准备了一份《小红书起号SOP》。
欢迎¥99进群,解锁更多赚钱信息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