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泥伏雷闯关记的粉丝增长越来越快,这份数据带来了不少喜悦。我希望能长期把自媒体作为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成为一名真正靠"打赏"为生的"数字游民"。
最近,泥伏雷闯关记的粉丝增长越来越快,这份数据带来了不少喜悦。我希望能长期把自媒体作为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成为一名真正靠"打赏"为生的"数字游民"。
但在与粉丝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背景差异很大:有学生、政府公务员、上班族、无业人员,甚至包括失信记录者和灰色行业从业者。
每个人的认知和经验都不相同,群里形形色色的人混杂在一起。虽然我在社群中多次宣导防骗注意事项,但依然让我感到十分担忧。因此,我计划在后续内容中不定期科普反诈防骗知识,帮助大家避免上当受骗。
今天趁有空,我写了一篇关于数字货币交易所及合约交易骗局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实话,我也是班门弄斧,如果有写错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正。
随着虚拟货币合约交易乃至RWA市场的火爆(近期国家开始降温),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一领域,但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骗局。
从"假"交易所到带单老师和"灰产KOL"宣传,从手续费暴利到虚假模拟盘交易,无数投资者在"稳赚不赔"的承诺下血本无归。
本文基于大量网上案例及行业调查,全面拆解合约骗局的运作逻辑,并告诉你如何识别和规避风险。
一、骗局四步曲:引流 → 建立信任 → 高成本陷阱 → 收割
1. 引流阶段:社交平台+KOL铺路
诈骗团伙通常通过抖音、小红书、微博、YouTube、推特等社交平台投放广告,或借助所谓"投资博主/KOL"吸引粉丝。
KOL 可能的违规行为包括:
虚假或误导性收益截图:冒充真实盈利、伪造交易流水或篡改K线图,这也是小红书、抖音最常见的引流"诈骗"手段。
使用模拟盘宣传实盘:把演示账户当作真实市场盈利。
隐瞒赞助/推广合作:不披露灰色平台的广告或付费推广关系,让受众误以为内容独立可信。
绝对化承诺:保证收益或本金安全,诱导粉丝借贷或杠杆操作。
虚假背书:冒用第三方名义或伪造媒体报道。
学员托演:伪造社区活跃和成功案例,让人误以为策略有效。
真实案例:
某加密KOL在B站和推特推荐一家新交易所,声称"零滑点、低手续费、高杠杆",并晒出学员盈利截图。
实际上,截图由模拟盘生成,群里"学员"多数是托演。大量粉丝跟随入场,几周后接连爆仓,损失惨重。
关键词:KOL违规、虚拟货币骗局、合约交易风险
2. 建立信任:微信群/电报群+带单老师
注册后,用户通常会被拉入"VIP投资群",群里有"老师""分析师""学员"互动,看似专业社区,实则群体自导自演,塑造"专业导师"。
常见套路:
老师每天发布"精准策略",晒盈利截图。
"学员"在群里感谢老师、炫耀盈利(多数为托)。
初期用户小额盈利可提现,进一步放松戒心。
真实案例:
广东林先生入金2000美元,跟随老师连续盈利三次,成功提现。
第四次被诱导加仓2万美元后,市场"突然暴跌",账户全部亏损。
客服要求补缴"风险保证金"继续诱导汇款,最终本金无法追回。
关键词:带单骗局、学员托演、提现诱饵
3. 高成本陷阱:手续费暴利与代操收益
即使不考虑行情风险,很多交易所通过高额手续费、点差和爆仓操作获利。
部分带单老师利用"代操策略"让用户频繁交易:
平台收手续费暴利
老师通过操控交易节奏收获客损提成
真实案例:
上海陈女士入金3万元,跟随带单老师每天操作几十次,一个月亏损60%,其中手续费超过8000元。
深圳王先生在另一平台频繁跟单,每次入场几秒平仓,手续费总额占账户资金约15%,几周后本金几乎清零。
后来发现,这些老师在平台后台有专属提成,用户交易越多,他们收益越高。
关键词:交易所手续费暴利、带单吃客损、联合收割
4. 收割阶段:模拟盘+后台控盘+爆仓
骗局的最后环节是彻底收割,许多平台根本没有接入真实市场,而是运行模拟盘系统:
表面显示行情正常,实则后台可控
精准设置爆仓点和价格走势,操纵用户亏损
真实案例:
王先生在新注册交易所做BTC合约,跟随老师爆仓后尝试提现,但客服要求补缴"税费"。
查询发现平台未注册,K线走势与主流交易所完全不符,最终无法取回本金。
另一平台大量用户反映:即使入金后短期盈利,提现总被延迟或拒绝,客服称"账户需冻结审核",资金实质无法出金。
关键词:模拟盘骗局、后台控盘、合约爆仓
五、真实案例(带数值示例,便于理解)
案例 1 — 带单吃客损(手续费吞噬本金)
入金:30,000 元
平台往返手续费:0.3%/侧 → 0.6%/笔
每次往返手续费 = 30,000 × 0.006 = 180 元
交易 20 次 → 180 × 20 = 3,600 元手续费
占本金比例:12%
教训:即使不亏本金,仅手续费就可吞掉大额资金。
案例 2 — 虚假模拟盘收益诱导入金
模拟盘显示本金 10,000 元涨 10% → 账面盈利 1,000 元
提现要求缴纳 50% 提现费 → 可取金额 = 500 元
教训:模拟盘只是视觉欺骗,提现才是验证真伪的关键。
案例 3 — KOL舞台式宣传(利益驱动)
平台支付 KOL 固定费用:100,000 美元
推荐新用户 1,000 人,每人返佣 50 美元 → 50,000 美元
KOL 总收入 = 150,000 美元
教训:KOL可能出于经济利益推广高风险平台,而非真实判断。
案例 4 — 高频操作手续费陷阱
本金:10,000 元
每次往返手续费:0.2% → 20 元/笔
每天交易 50 次 → 1,000 元/天
交易 22 天 → 22,000 元手续费
教训:频繁交易可能在一个月内耗尽本金。
案例 5 — 提现受阻
用户尝试提现 5,000 元盈利,平台要求缴纳 20% 保证金/手续费 → 1,000 元
教训:提现受阻是虚假平台收割资金的常用手段。
六、常见骗局信号:早识别能避免90%损失
七、防骗指南(强化版)
为避免掉入合约交易骗局,这里提供详细可执行的防骗措施:
1️⃣ 三查 — 投入前必查
查平台合规性:
在监管机构网站验证注册信息(FCA、MAS、CFTC 等)。
查手续费与交易成本:
将百分比转换成实际金额,计算单笔/每日/每月成本。
查提现能力:
先用小额资金测试提现流程和到账速度。
2️⃣ 三不做 — 操作中谨防
不信"稳赚"或"保本"宣传:
真实合约交易本质高风险,没有稳赚。
不随意托管资金或代操:
不要把账户交给老师或KOL操作。
不盲目跟风高频操作:
频繁开平仓手续费高,容易被蚕食本金。
3️⃣ 三留证 — 维权基础
保存交易记录:
包括截图、流水、微信群聊天记录(确保他是实名微信)。
保留合同或协议:
若有平台协议、推广条款,存档备查。
记录提现流程:
确保可证明资金操作的每一步,有助后续维权。
4️⃣ 额外提示 — 警惕KOL与社群陷阱
关注KOL是否披露广告/合作信息。
不盲信群内学员晒盈利,尤其是群内"高频晒图"的新用户。
对于任何"限时优惠、跟单提成、借贷入金"要求保持高度警惕。
泥伏雷结束语:守住本金,远离陷阱
合约交易高风险,而虚假平台、违规KOL、带单老师往往放大风险成陷阱。
正规交易所不会主动找你,也不会承诺稳赚;
KOL、老师推荐前,务必确认信息真实性、平台合规及提现能力。
保护本金,警惕骗局,请将本文分享给身边家人朋友,让更多人免于被骗,最后祝大家十一快乐!
创作不易,若内容对你价值 随缘打赏支持,谢谢!
关注我哟,帮忙点赞推荐
分享
~
📌免责声明(泥伏雷闯关记)
本平台("泥伏雷闯关记")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基于公开资料及个人经验整理,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金融、法律或税务建议。涉及券商、加密支付卡、境外银行卡及其他金融产品服务的信息均存在市场波动、政策调整及合规风险,用户因依赖本平台内容而产生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损失、账户限制或法律风险)均由用户自行承担。部分内容可能包含推广链接、下载链接或邀请码,作者可能因此获得佣金,但该情况不影响内容客观性,用户须独立判断产品或服务是否适合自身需求。除因重大过失或故意行为外,作者对因信息错误、遗漏或时效性问题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害不承担责任。本免责声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最终解释权归"泥伏雷闯关记"所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