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创业的世界里,大家都在谈「增长」「融资」和「AI 时代的新机会」。但 Chris 的故事却恰恰相反。
在互联网创业的世界里,大家都在谈「增长」「融资」和「AI 时代的新机会」。但 Chris 的故事却恰恰相反。他没有融资、没有团队,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
他只是在业余时间,花了 6 年,默默打造了一款简单的 愿望清单 App(Wish List),最终实现了 年收入 15 万美金,并在两个月前正式辞去全职工作。
他不是硅谷精英,也不是连续创业者,只是一个普通的开发者,用一个「无聊得不能再无聊」的想法,做成了足以养活自己的产品。
一、从拒绝信开始的故事:一个大学生的「意外启程」
时间回到 2019 年。
那时的 Chris 还在大学读书,对创业没有概念,只是想去一家他很喜欢的自行车品牌公司实习。那家公司招聘一名「App 开发实习生」,而他并不会写 App。
他还是硬着头皮投了简历,结果当然——被拒了。
但 HR 在回信中写了一句:「我们喜欢你的热情。」
这句话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那一刻我决定自学 App 开发,因为我想进入这种酷公司。"
他从零开始学习移动开发,从教程、论坛到 GitHub,一点一点搭建自己的第一个 App。那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决定会改变他接下来的六年。
二、从「待办清单」到「愿望清单」:找到一个足够小的切口
Chris 第一个想做的项目是 To-Do List(待办清单)App。
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个市场已经"红得发紫"——上百万个竞品,连巨头都在里面打价格战。
于是他换了一个思路:
"如果待办清单做不出差异化,那我就做一款'愿望清单'App——它其实是更漂亮的 Notes 应用。"
他自己平时会在 Excel 表里记录想买的东西,比如圣诞节想送礼或收到礼物的想法。他发现居然没有一款简洁、漂亮、易分享的 Wish List App。
于是他做了第一个版本,功能极其简单:
用户可以创建一个清单;
添加想要的物品;
一键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这不是一个"新想法",而是一个执行力问题。
Chris 说:"我做的不是创新,而是把自己需要的工具做得更好一点。"
三、白天上班、晚上写代码:五年的「下班后时光」
Wish List 的开发之路持续了整整六年。
前三年,他边读大学边开发;后面两年半,他在一家软件公司全职工作,晚上和周末才有时间写自己的项目。
他的时间表几乎是「精确到小时」的:
早上 8 点起床,工作前花 1 小时处理客服和数据;
9 点到 18 点,是本职开发工作;
晚上 20 点到 23 点,继续开发 Wish List。
冬天效率最高,因为没人约他出去玩;
夏天动力最差,因为「天气太好,不想写代码」。
直到 2025 年初,他与公司谈妥,每周只上 4 天班,拿出整整一天专注做副业。半年后,Wish List 的收入足以覆盖生活成本,他正式辞职,全职投入产品。
"这是个马拉松,而不是一个周末黑客松。"
四、诚实、时间和节奏:他对副业开发者的三条经验
Chris 总结了自己从副业到创业的三条最重要经验:
1️⃣ 诚实面对雇主
他说:"永远要让你的上司知道你有副业。副业让你学到的产品、用户和商业经验,反过来也能帮助本职工作。"
2️⃣ 利用碎片时间,但别牺牲人际关系
在火车上、通勤中、午休间都能做些轻量工作,比如回复用户邮件或查看数据。
但他也提醒——不要把副业变成生活全部,"朋友、家人、伴侣,才是你长期坚持的基础。"
3️⃣ 善用季节节奏与心态调整
他甚至笑着总结道:"冬天是副业开发者的黄金季。没人会邀请你去阳台喝酒的时候,就是写代码的最佳时机。"
五、如何找到一个能做、能赚的副业项目
Chris 的逻辑非常简单:
"从你自己遇到的问题开始。"
他认为,一个好的副业项目并不需要瞄准亿级市场,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与你有同样的痛点,就值得尝试。
同时,他对目标设定也有独到的见解:
"如果我一开始就定目标要赚 15 万美金,我早就放弃了。
我第一个目标只是——让一个陌生人下载我的 App。"
在他看来,用户优先、盈利其次 是副业成功的关键。
"先有人喜欢,再想赚钱的事。"
六、从 0 到 100 万用户:一场「没有营销」的增长
Chris 自认不是一个擅长营销的人,也没预算打广告。
他的增长策略非常朴素,却极具启发性:
1️⃣ 从朋友和家人开始
刚上线时,他一个个去问朋友:"能不能帮我留个 App Store 评论?"
虽然尴尬,但事实证明——真实评论是 App 排名的关键。
2️⃣ 智能触发好评时机
他在 App 内设计了一个「情绪节点」机制:
当用户刚刚添加完一个愿望或实现了一个愿望时,会自动弹出评价提示。
这种「在用户开心时引导好评」的策略,让他的 App 长期保持高分评价。
3️⃣ 主动联系用户、建立情感连接
从最早期开始,他就保存所有用户邮件。
每当修复一个 Bug 或上线用户提的功能,他都会亲自发信:
"Hi John,我刚修复了你提到的问题,能告诉我现在的体验吗?"
等到用户积极回复后,他才会请对方帮忙写评论。
这种「高信任度互动」的做法,让用户成为了 Wish List 最早的口碑传播者。
七、产品、收入与技术:一个人的高利润 SaaS
目前,Wish List 拥有:
注册用户超 110 万;
每月活跃用户 11 万;
付费用户约 4000 人;
月均收入 6000 美元(淡季)至 3 万美元(旺季);
毛利率高达 99%。
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
内购订阅(Premium 功能):如自定义封面、主题等;
电商联盟分成:用户通过 App 添加的愿望若来自亚马逊等平台,点击购买后他可获得分成。
整个产品的技术栈也非常轻:
Flutter(跨平台框架) + Firebase(后端与分析) + RevenueCat(内购管理) + ChatGPT(内容辅助)。
Chris 笑称自己是"最低配置的 SaaS 创业者"——
"我几乎没有成本,除了服务器费。"
八、他的底层信念:简单、耐心、不焦虑
当被问到对想创业的上班族或学生有什么建议时,Chris 的回答几乎成了所有独立开发者的共鸣:
"别把事情想复杂。你不需要融资,也不需要去火星。
你只需要找到一个能帮你自己和别人解决的小问题,然后动手去做。"
他强调:
别想着做下一个 Facebook;
不需要 VC;
不用完美,也不必一步到位。
只要你在解决问题,就已经在正确的方向上。
九、写给出海创业者的启示
Chris 的故事,看似是一个独立开发者的副业传奇,但对所有做出海产品的人,都有值得借鉴的启示:
1️⃣ 从本地问题到全球需求
Wish List 的起点是一个「自己想用的工具」,但它满足的是全世界用户的共性心理:愿望、礼物与分享。出海创业者也应当寻找这种"文化共通"的小切口。
2️⃣ 产品力大于营销力
他几乎没有做广告,增长全靠产品体验和用户口碑。这对任何资源有限的创业者来说,都是一条现实的增长路线。
3️⃣ 小市场也能养活自己
不必追逐独角兽式规模,一个高毛利的小众 SaaS,就能带来自由和稳定现金流。
4️⃣ 长跑心态胜过速成焦虑
6 年的副业周期,听上去漫长,但每一步都在积累。Chris 用行动证明:只要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时间会成为复利的朋友。
在这个追逐「快」的时代,Chris 用 6 年时间证明了「慢」也能赢。
他的 Wish List App 没有复杂算法、没有炫技功能,但它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简单的想法 + 持续的执行 = 自由的生活。"
对于所有正在出海创业、或在全职与副业之间犹豫的人来说,
Chris 的故事无疑是一剂解药:
你不必颠覆世界,只要让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就已经领先了 99% 的人。
30 天做出全球爆款App:完整增长与变现框架——从零到月入10万美金:一份 AI 移动应用的出海实战手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