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出来混互联网的时候,就一台破电脑,一部旧手机。
加打工攒的1W块生活费,保证我接下来半年不饿死。
很多人觉得,创业启动资金是第一位的。
这个想法从根上就错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启动一个项目最宝贵的不是钱,而是市场给你的一次"点头"。
这个"点头",就是用户愿意真金白银地,为你的一个"想法"买单。
今天这篇,就把压箱底的"预售"心法和盘托出。
这套玩法,足够让一个身无分文的新手,安全地启动自己的第一个赚钱项目。
01、预售是草根的"核武器"
很多人做项目,流程是错的。
他们习惯于"闭门造车"。
想做一个课程,就先花三个月,把几十节课全都录好,PPT做得漂漂亮亮。
想做一个付费社群,就先花一个月,把社群规则、资料库、未来一年的内容规划全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然后,一把推向市场。
结果90%的情况是,无人问津。
前期的所有心血、时间、精力,全部打了水漂。
这种挫败感,一次就能把一个人的信心彻底击垮。
这就是典型的"产品思维",先有货,再找人卖。
而高手玩的,是"用户思维",或者说"空手道思维"。
先找到一群有需求的人,问他们:
"我现在有一个方案,能解决你的某个问题,但东西还没做出来,你们愿不愿意提前用一个优惠价支持我一下?"
这就是预售。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销售技巧,它是一个战略工具。
第一,它能最低成本地验证市场需求。
用户愿意掏钱,哪怕只是1块钱,也比1000个人说"支持你"要有价值。钱,是最好的投票器。
第二,它能帮你解决启动资金的难题。
你收上来的钱,可以让你更从容地去投入后续的开发、制作和服务,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第三,它能帮你过滤出最精准、最忠诚的种子用户。
愿意为一个"半成品"付费的人,绝对是你的铁杆粉丝,他们后续的口碑传播价值,千金不换。
别傻傻地先干活,先学会收钱,是草根逆袭的第一课。
02、第一步:打造一个无法拒绝的"鱼饵"
预售卖的不是一个实体产品,卖的是一个"承诺",一个"预期"。
所以,你的预售方案,也就是你那个"鱼饵",必须做得极其诱人,让人一看就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
这个"鱼饵"通常是一份文档,比如一篇公众号文章、一个飞书或Notion文档、一张精美的长图。
内容通常包含四个核心要素:
1. 描绘一个痛苦的场景。
直接戳用户的痛点。
比如你想做一个教人做PPT的课程,你就要描绘"辛辛苦苦写的内容,因为PPT做得丑,被老板当众批评"的场景。
2. 提供一个清晰的解决方案。
告诉用户,你的产品将如何解决他的痛苦。
不用长篇大论,直接上框架、上目录。
比如,这个PPT课程,总共分为五大模块:审美篇、逻辑篇、素材篇、动画篇、实战篇。每个模块下面,有哪些具体的课程小节。
要详细到让他感觉,这个产品已经存在了。
3. 展示一个可信的背书。
用户凭什么相信你能兑现承诺?
你要展示你的"肌肉"。
可以是你自己做过的牛逼案例,比如"我靠这份PPT方案,拿下了50万的单子";也可以是你的资历,比如"我曾是XX大厂的御用PPT设计师"。
实在没有,就展示你的努力过程,比如你研究了1000份顶级PPT报告后总结的心得。
4. 给出一个无法抗拒的报价。
这是临门一脚,至关重要。
要用"价格锚点"的玩法。
比如,这套课程未来正式售价是299元。但现在,作为第一批创始成员,预售价只要49.9元。
不仅如此,前100名加入的,再额外赠送我私藏的10G精品PPT模板库。
预售给的优惠,一定要大到让用户感觉不买就是亏。
之前有个朋友,他是做企业法律咨询的。
他想把自己的经验做成一门线上课,专门讲《创业公司如何避开劳动合同里的坑》。
他没去录课,而是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一篇极其详细的推文。
里面列出了课程的12个章节,从"入职篇"到"离职篇",每个章节会讲哪几个具体的"坑",配了几个他亲手处理过的真实案例,最后还承诺会提供几份可以直接用的合同模板。
他把这份未来的课程"说明书"写得活灵活现。
然后定价,未来价399,预售价99。
文章发在他那个只有几千粉丝的公众号上,一晚上就收了三百多个订单,直接入账3万多。
这笔钱,让他可以安心地去把课程打磨得更好。
他一个视频都没录,就完成了项目的冷启动。
03、第二步:在你的"一亩三分地"里引爆
"鱼饵"做好了,去哪找第一批用户?
千万别想着一上来就去公域平台搞流量,那不现实。
启动预售,最好的地方,就是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你的朋友圈,你的微信群,你沉淀了粉丝的知乎、公众号、小红书。
这里的用户,对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成交转化率是最高的。
操作的核心就两个字:真诚。
不要像个销售一样去硬推,而是用一种"寻求帮助"和"分享机会"的口吻。
话术可以参考这样的:
兄弟们,我最近在琢磨一件事,准备把我过去X年的XX经验,做成一套课程/一个社群。
目前还在筹备阶段,这是我的初步方案(附上你的预售文案链接)。
想邀请第一批好朋友来当我的"产品体验官",用一个超低的"友情价"支持我一下,未来产品成型后,你们也能第一时间给我提提意见。
名额不多,只开放XX个。
这种姿态,会把一个商业行为,变成一次朋友之间的"共创"。
用户付钱,感觉不是在买东西,而是在投资你这个人,在支持一个有潜力的项目。
我最开始做"茶馆"这个社群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预售。
当时我并没有积累1600多篇干货,我只是有了一个想法:每天写一篇搞钱的干货,分享给一群同频的人。
然后我就在朋友圈和公众号里,发起了这个"实验",第一批成员,就是看好我这个"想法"的人。
他们付费加入,给了我持续做下去的动力和信心,我们一起把这个最初的想法,变成了现在这个内容扎实的小天地。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等到自己准备万全再开始。
启动阶段,不要贪多。
你的目标可能只是找到第一批20个、50个用户。
只要这个小范围的测试能跑通,就证明你的项目有戏。
这第一笔钱,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让你把项目坚持下去的万丈豪情。
03、把交付变成一场"直播"
很多人担心预售,是怕最后交付不了,或者交付的东西用户不满意,导致口碑崩盘。
这确实是个风险。
化解这个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的制作过程,"直播"给你的预售用户看。
收完钱,第一时间把所有预售用户拉到一个专属微信群里。
这个群,就是你的"直播间"。
你今天录了第一节课,就在群里发个进度,可以说说录课时遇到的趣事。
你明天写好了第二章的文稿,就把大纲发到群里,问问大家,对哪个小节最感兴趣,你想先听哪个。
你甚至可以搞个投票,让用户决定你下一阶段的创作方向。
这么做有三个巨大的好处:
第一,它能持续地给用户安全感,让他们知道,你一直在认真做事,他们的钱没白花。
第二,它能让你根据用户的实时反馈,不断调整你的产品内容,确保最终交付的东西,是大家真正想要的。
第三,它把用户从一个"消费者",变成了一个"共创者"、"参与者"。这种参与感,会让他们对最终的产品有更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最好的产品,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与用户的互动中,被共同"养成"的。
当你的产品在这样的氛围中被一点点打磨出来后,这第一批种子用户,会成为你最忠实的拥护者和最强大的"销售员"。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
总结一下,空手套白狼的精髓,在于思维的转变。
从"产品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从"先创造再销售"转变为"先销售再创造"。
先用一个漂亮的"鱼饵"去市场探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找到第一批"天使投资人",然后把交付过程变成一场与用户的"共创游戏"。
这套流程,几乎适用于所有知识付费、社群、咨询服务类的虚拟产品项目。
它能让你的启动风险,降到无限接近于零。
先开枪,再瞄准;
先收款,再完美。
赚钱的第一步是开眼,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赚钱信息差",欢迎加入小茶馆社群(99/人):每天一篇赚钱干货,已持续更新1600天!
往期分享了各种低成本小项目+赚钱信息差!
和5000+群友一起,日拱一卒,每日精进!
王一书 | 专注草根创业实战
公众号【王叔笔记】主理人,8年互联网创业经验,原创文章被36氪、虎嗅等转载,全网阅读超千万。
扫码可领取我原创的电子书《网络草根创业指南》,从0到百,压箱底的经验,都在这里面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