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不走寻常路、最终活下来的创业者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不走寻常路、最终活下来的创业者的故事。他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金饭碗",也拒绝了风险投资的"诱惑",用一种"小而美"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年入30万美金的自由之路。
辞职,不是冲动,而是觉醒
故事的主人公叫路易·巴卡伊(Louie Bacaj)。在许多人眼里,他的人生堪称完美。他曾是沃尔玛全球科技(Walmart Global Tech)最年轻的高级总监之一,年薪丰厚,前途无量。但这种"成功"并没有带给他快乐。相反,他看到那些身居高位的副总裁们,日复一日地开着无聊的会议,为了公司奔波,牺牲家庭时间。他们被高薪绑架,成为了"金钱的囚徒"。
这让路易感到窒息。金钱只是镣铐,而他渴望自由。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去创业。
创业维艰,VC的钱是"焦虑催化剂"
辞职后,路易很快踏上了创业之路。他和合伙人一起,成功拿到了15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VC)。然而,仅仅几个月后,现实就给了他一记重击。他们空有资金,却没有一个付费用户,项目陷入了僵局。路易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因为他知道,这笔钱不仅是资本,更是朋友和熟人的信任。他感到一种"道德上的义务",必须努力让他们得到回报。
这种感觉让他备受煎熬。在苦苦挣扎了一年多之后,他最终选择了退出,并用最温和的方式帮助团队找到了继任者。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巨头永远比你有钱,但他们永远没有你快,而VC的钱,更像是一种"焦虑催化剂"。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去做一些小的尝试。
另辟蹊径:用"小赌注"撬动大生意
告别VC模式后,路易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更自由的创业方式。他发现,很多人通过课程、书籍或小型SaaS应用,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他开始尝试各种"小赌注",把自己定位为一个 "产品组合型创业者"。
2022年,他在Twitter上分享针对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建议,收获了大量关注。他趁热打铁,用四天时间录制了一门线上课程,当年就赚了超过5万美金。同一年,他还写了一本短篇电子书,开发了一些小型工具,比如"Lightweight Analytics"这样的SaaS应用。虽然成功程度各不相同,但总收入也达到了10万美金。
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小的成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有人自发地帮助他推广产品,有人邀请他合作新项目。2023年,他的总收入突破20万美金,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更是超过了30万美金,还不包括咨询和房地产收入。路易证明了,成功不一定需要宏大的叙事,有时候,小而美的"散装"模式,反而更能带来自由和财富。
创业干货:AI与技术的结合
在路易的创业历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值得所有创业者深思:
1. 用AI提效,但要掌控它。
路易认为,AI让构建产品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但前提是你必须熟悉自己的技术栈。他把AI当作自己的"技术主管",强制AI提供更高质量的代码。他强调,如果你不熟悉AI生成的代码,就很难修改和扩展,甚至可能陷入更大的麻烦。
2. 坚持熟悉的技术栈。
路易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坚持使用自己熟悉的技术。他选择用Asp.Net、Razor pages和SQLite等老牌技术来构建网页应用,而不是盲目追逐那些时髦的、昂贵的云服务(如Azure或AWS)。因为他知道,只有对技术栈了如指掌,才能一眼看出AI生成的代码错在哪里,并轻松修正。"别再花冤枉钱在AWS和Azure上,对于99%的创业者来说,那都是巨大的浪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成功心法:你必须掌握的三个"黄金法则"
除了技术层面的洞见,路易也总结了三条关于创业的心法:
1. 设定"时间盒",拒绝无限拖延。
他推崇"黑客马拉松"式的开发模式,也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一个项目。他曾和合伙人陷入"再加一个功能,产品就会成功"的陷阱,但最终发现这只是自我欺骗。他建议,如果一个项目让你感到疲惫,不妨给自己一两周的时间,去做一个全新的、让你感到兴奋和鼓舞的项目。
2. 提前规划你的第一批用户。
"不清楚第一批用户从哪里来,就盲目开发,这无异于浪费时间。"路易强调,在开始构建之前,你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用户获取策略。比如,是通过Twitter发帖、写邮件、办免费讲座,还是通过SEO来获取流量?这种策略性的思考,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3. 专注于口碑,而非盲目推销。
路易发现,他大部分的增长都来自于口碑。如果产品足够好,人们会自发地口耳相传。他认为,与其向陌生人盲目推销,不如把精力放在打造一个能让人信服并自愿分享的好产品上。当口碑形成增长循环时,其力量是无穷的。
干货总结:
路易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成功的路径并非只有一条。你不需要拿VC的钱去讲一个宏大的故事,也不需要开发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产品。相反,通过一个个小小的项目,你可以不断尝试、快速迭代,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他的经验可以提炼为三句话:拒绝不必要的"高级"技术和资金,用AI提升效率但要保持掌控,最重要的是,专注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并把产品做到极致,让它自己去"说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