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星期五

无法律经验的25 岁创始人如何把一家法律AI初创公司做到 6。75 亿美元估值?

在 AI 的浪潮下,行业边界正在被重塑。Legora 的故事说明,哪怕只有一个 25 岁的年轻人带队,只要抓住了 技术拐点 + 行业痛点 + 正确的执行节奏,也能在短短两年里从零到独角兽。

2023 年,一群 20 出头的瑞典年轻人创办了一家公司,最初只是想帮律师自动化处理合同。两年后,这家公司已经成长为估值 6.75 亿美元 的明星独角兽,客户遍布全球 20 个国家,合作律所包括 Cleary GottliebGoodwinBird & Bird 等国际顶级律所。

图片

这家公司就是 Legora(前身 Leya。它的崛起不仅是一个关于融资和估值的故事,更是一个AI 创业者如何找到切口、打磨产品、建立信任并快速扩张 的现实案例。对于想要出海的中国创业者来说,Legora 的路径充满了值得借鉴的启示。

一、机会的火花:从 GPT-3.5 到法律行业

Legora 的灵感来自一次偶然的观察。创始人 Max Junestrand的律师朋友,花了整整一个夏天时间来为大型律所手动总结判例。这种低效的重复劳动,立刻让Max 意识到:大模型可以大幅改变律师的工作方式

当时,GPT-3.5 刚刚向开发者开放接口,Max 和联合创始人 Sigge LaborCTO)、August Erséus(前 CPO)迅速抓住机会,先做了一个"股权期权合同阅读器"。很快,他们发现真正的潜力不在点状工具,而是构建一个 覆盖律师全流程的 AI 工作空间

这就是 Legora 的起点。

二、从 Demo Aha Moment:产品市场契合

法律行业一向保守,信任门槛极高。三位年轻工程师要想打入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优势。

转机来自与瑞典最大律所 Mannheimer Swartling的合作。在一次演示中,Max Legora 的 RAG(检索增强生成)系统回答了一道法律研究问题,结果完美符合瑞典法律条文。原本抱着怀疑态度的律所合伙人当场被说服,这成为 Legora "Aha Moment"

从此,信任的缺口被撬开。随着一家头部律所的背书,其他律所因害怕落后的心理纷纷开始尝试。

在此过程中,Legora 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暂停销售4-5 个月,全力打磨产品体验。因为他们发现,AI 工具的落地障碍并不是签单,而是律师的使用习惯。如果没有流畅的交付体验,再多客户也留不住。

最终,Legora 打造了几个核心功能:

  • Tabular Review:批量上传文件并快速检索条款,例如在 100 份雇佣合同中查找知识产权条款;
  • Word 插件:在律师最常用的工作环境里直接调用 AI,支持合同修改、红线标注、模板化谈判;
  • 协作工作台:让律师像使用 "Cursor for lawyers" 一样,和 AI 共同起草文件。

这些功能让法律工作从过去的"耗时数天"缩短到"几分钟完成"

三、融资与爆发式增长

有了产品市场契合(PMF),增长随之而来:

  • 2024  3 :年经常性收入(ARR)接近 90 万美元;
  • 2024  5 :获得 2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为 Redpoint Ventures
  • 2025  5 :再获 8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由 General Catalyst  Iconiq 领投,总融资额超过 1.2 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     6.75 亿美元
  • 客户:已覆盖全球 20 个国家的 250 家律所和法务团队;
  • 团队:一年内从 15 人扩展到 100 人,在斯德哥尔摩、伦敦、纽约设立办公室。

融资的节奏也反映出 Legora 的市场吸引力:他们并没有主动融资,但投资机构的邀约蜂拥而至。

四、组织与文化:YC 风格的创业打法

Legora 的用人和组织文化,深受 YC DNA 的影响:

  • 高配用人:前期尽量招"前创始人",让团队成员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的能力;
  • 考核极度实战Go-to-Market 候选人必须现场销售自家产品,工程师必须完成一个 POC
  • 小团队高产出:借助 AI 放大人效,避免"人海战术"。传统需要 30 人的市场团队,他们只用 5 个人;
  • 高期望文化:不同于北欧常见的"工作生活平衡"Legora 更强调高目标和成长型心态。

对出海创业者来说,这说明:在全球竞争里,人才质量远比人数更重要

五、挑战与护城河:如何与巨头竞争

在法律 AI 赛道,Legora 面对的竞争者并不轻松:

  • 新贵Harvey,已融资超过 5 亿美元;
  • 传统巨头LexisNexisThomson Reuters,拥有海量数据资源。

Max 的判断是:AI 的迭代速度给了初创公司机会。巨头的优势在数据,但劣势在组织敏捷度。Legora 要做的不是和大模型厂商正面竞争,而是利用模型作为基建,在垂直场景里建立差异化和护城河

例如:

  • 在法律语言中,条款的书写方式必须符合律师逻辑,而不是模型的"最可能输出"
  • 在合规和隐私上,Legora     提供严格的欧洲数据标准,确保客户安心使用;
  • 在合作模式上,他们强调 与客户共同创造,让律所觉得自己不是"买软件",而是在"参与定义未来工具"

这让 Legora 不仅是一家软件公司,更是律所转型中的战略伙伴。

六、未来愿景:AI 重塑律师工作

Max 对法律行业的未来有一个清晰判断:

  • 律师的工作方式将根本改变:不再是亲自写合同,而是审核 AI 起草的文稿;
  • 角色转变:更多精力将用于管理客户预期,而不是机械化劳动;
  • 年轻律师受益:可以更快参与高阶任务,不必耗费几年时间在重复性工作上;
  • 律所效率提升:更少的人力完成更大的业务规模。

在他看来,Legora 的终极使命是成为"律师的 Figma"——一个赋能型工作平台,而不仅仅是自动化工具。

七、给中国出海创业者的启示

 Legora 的崛起中,创业者能得到几点启发:

1. 产品市场契合优先于扩张:先解决使用体验问题,再追求规模。

2. 资本与市场绑定:如果目标是美国或欧洲,尽早引入当地资本。

3. 找准垂直切口:避开与模型厂商正面竞争,找到大模型难以直接替代的场景。

4. 合规就是竞争力:数据隐私和安全是进入欧美市场的入场券。

5. 组织要高配:敢于招"前创始人",建立小而强的团队。

6. 与客户共创:让客户不仅是使用者,更是推动者和背书者。

 AI 的浪潮下,行业边界正在被重塑。Legora 的故事说明,哪怕只有一个 25 岁的年轻人带队,只要抓住了 技术拐点 + 行业痛点 + 正确的执行节奏,也能在短短两年里从零到独角兽。

从0到1,如何靠"人"打造爆款AI产品?Figma的爆款AI产品方法论

有时候失败只是因为你过早放弃,看这个创业者如何从30次失败到月入10,000美元的失败与成功总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无法律经验的25 岁创始人如何把一家法律AI初创公司做到 6。75 亿美元估值?

在 AI 的浪潮下,行业边界正在被重塑。Legora 的故事说明,哪怕只有一个 25 岁的年轻人带队,只要抓住了 技术拐点 + 行业痛点 + 正确的执行节奏,也能在短短两年里从零到独角兽。 2023  年,一群  20  出头的瑞典年轻人创办了一家公司,最初只是想帮律师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