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一个名为Perplexity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被视为Google最强
在AI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一个名为Perplexity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被视为Google最强劲的挑战者。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它,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AI驱动的、能提供实时、权威和结构化答案的搜索引擎。与传统搜索引擎给你一堆链接不同,Perplexity会直接给你一份经过总结的答案,并附上引用来源。它不仅能回答你的问题,还能进行多轮对话,并帮你进行更深度的探索。
在OpenAI、Anthropic、Google Gemini等巨头纷纷将实时搜索功能整合进聊天界面的今天,Perplexity依然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Perplexity在2025年5月处理了7.8亿次搜索查询。在彭博社的科技峰会上,首席执行官Aravind Srinivas宣布公司实现了超过20%的月环比增长。这款AI搜索引擎持续高速发展,拥有2200万活跃用户,年经常性收入达1亿美元,并计划在数周内推出其Comet浏览器,同时寻求融资,有望将公司估值提升至180亿美元。
Perplexity的增长并非偶然,它背后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和持续迭代的增长策略。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剖析,这家AI搜索独角兽是如何通过各种增长杠杆,实现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曲线的。
01 线性渠道:从超级碗到CEO的"亲力亲为"
线性渠道是那些为增长循环提供动力(或冷启动)但本身并非固有可持续循环的渠道。在增长初期,线性渠道是启动增长飞轮的燃料。这些渠道包括品牌营销、公关、活动、CEO的个人影响力等,它们本身无法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但能为后续的增长循环注入初始动力。
Perplexity的团队深谙此道,他们近期最引人注目的操作莫过于在超级碗期间的病毒式营销:
- 天价广告之外的巧妙突围: 当Google和OpenAI都在砸重金投放昂贵的超级碗广告时,Perplexity另辟蹊径,用一个巧妙的营销活动,成功引发了远超广告本身的病毒式传播。(这是 Perplexity创始人在 X(原推特)上发布的推文,介绍了品牌借 "超级碗(Super Bowl,美国极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也是品牌营销黄金窗口 )" 做活动的玩法,核心是用 "100 万美元大奖 + 互动任务" 替代传统广告)。
- 鼓励用户深度体验: 他们通过活动引导用户在产品中提出5个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使用率,也让用户更容易发现产品的价值,从而为留存打下基础。
- 线上线下联动: 他们甚至在新奥尔良组织了一场以Cybertruck为主题的"街头团队"活动,将线上的热度延伸到了线下,创造了更多的传播话题。
此外,Perplexity的另一大线性增长渠道,是其CEO Aravind Srinivas在 X(原Twitter) 上的高活跃度。他本人拥有数十万粉丝,每天发布多条内容,加上官方的@AskPerplexity账号,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品牌声量,为新功能和产品更新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初始用户。
02 UGC循环:让用户成为增长的"发动机"
线性渠道为Perplexity注入了启动资金,但真正让其用户数持续攀升的,是其巧妙设计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循环。
(一)Twitter/X上的"病毒式"问答循环
Perplexity最有趣的增长循环之一,就是其在X上建立的"AskPerplexity用户循环"。
这套机制非常简单:用户在X上发布帖子时,只需@AskPerplexity 并提出问题,Perplexity就会以公共推文的形式回复答案。
- 双重曝光: 这个循环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让Perplexity获得了两次曝光的机会:第一次是用户提问时,第二次是Perplexity回复时。
- 平台联动,广泛分发: 用户看到这种互动,会自然而然地模仿,从而驱动更多的用户参与,形成一个强大的病毒式传播循环。Perplexity甚至将这套机制复制到了 Discord、Telegram、WhatsApp等多个主流社交平台,让"搜索"可以在任何对话中发生。
(二)Page与Space:将搜索成果转化为协作与分发的资产
除了社交媒体上的即时问答,Perplexity还将UGC循环延伸到了更深度的内容创作和协作场景。
- Pages(页面)功能: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搜索和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个可分享、可发布的网页。这个功能不仅让用户能分享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页面可以被Google等搜索引擎抓取,为Perplexity带来了宝贵的自然流量,形成一个"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分发(SEO)"的双重循环。
- Spaces(空间)功能: 该功能将单人搜索体验转变为多人协作。用户可以创建一个"空间",邀请他人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组织搜索结果。这不仅促进了用户在团队和公司内部的采纳,也为他们的企业级产品(Enterprise Pro)做了铺垫。
(三)一键分享,降低门槛
Perplexity深知,要让UGC循环运转起来,分享必须足够简单。他们对分享功能进行了持续优化,从最初复杂的多个选项,简化为如今简洁明了的界面。这种减少障碍的努力,旨在让用户在获得价值后,能以最少的步骤将价值传递给更多人。
03 留存策略:让Perplexity融入你的"生活"
在AI工具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留存比拉新更难。Perplexity的留存策略,旨在让用户将它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从而形成使用习惯。
(一)默认搜索引擎:最强大的环境习惯循环
Perplexity最核心的留存策略,就是成为用户的默认搜索引擎。
- 强大的"默认"效应: 一旦用户将Perplexity设置为默认搜索,它就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在Arc、Chrome、Edge等主流浏览器中,这个设置非常简单。这种"环境习惯循环"是留存的关键策略,因为它无需用户刻意记忆,就能在潜意识中被反复使用。
- 桌面应用: 尽管浏览器搜索仍是主流,但桌面应用同样有助于巩固用户的"默认"习惯,让Perplexity始终在用户的视线之内。
(二)友好的新手引导与相关查询
Perplexity是首批提供无门槛新手引导的AI工具之一。用户无需注册账号,就能直接开始提问。
- 先给价值,再要信息: 这种策略让用户可以先体验到产品的价值,再决定是否注册。在用户提问几次、体验到产品的魔力后,再引导他们注册,成功率会更高。
- Related Queries(相关查询): 在每次搜索结果的下方,Perplexity都会提供一系列相关的追问,引导用户进行更深度的探索。这不仅能增加用户的单次使用时长,也加深了他们对产品的依赖。
(三)探索与内容:让产品成为一个"目的地"
Perplexity的"Discover(探索)"功能,旨在将产品从一个简单的"搜索工具",转变为一个"知识目的地"。
- 个性化知识流: 这个功能为用户提供每日精选的、可定制的知识流,让用户有理由每天回到Perplexity。正如CEO Aravind所说:"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你的知识时间线。"
- 模板化引导: 探索功能还提供了一系列优秀的提问范例,帮助用户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Perplexity,降低了"面对空白画布"的恐惧感。
04 总结:增长杠杆与风险并存
Perplexity的成功,为出海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构建自我强化的增长循环: 他们通过AskPerplexity、Pages、Spaces等功能,创建了多个自驱动的增长循环,让用户自然而然地为产品带来新用户。
- 极致的产品体验: 从无注册门槛的新手引导,到一键分享,Perplexity致力于在每一个环节移除用户的操作障碍,让用户能以最快速度获得价值。
- 抢占"默认"地位: 通过成为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Perplexity有效地将产品的长期使用习惯植入用户的工作流中,这是对抗竞品最强大的护城河。
当然,Perplexity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来自巨头的竞争: Google、微软等巨头正在全力以赴地将AI融入其搜索产品,并拥有强大的捆绑优势。
- 平台风险: Perplexity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X等第三方平台。一旦这些平台调整政策,其增长循环将受到影响。
- 企业级市场的渗透: 尽管Perplexity正在努力,但AI工具在企业市场的全面普及依然充满挑战。
总而言之,Perplexity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增长并非只依赖于雄厚的资金,更在于对用户行为的深度洞察,以及对增长循环的巧妙设计。它证明了,即使面对强大的既有巨头,一个创新的产品,依然有机会通过独特的增长策略,撬动巨大的用户基数,挑战行业霸主的地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