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内容这么多年,悟透了一个道理。
不要跟天才比灵感,要跟普通人拼耐力。
我刚做B站那会儿,脑袋还没开窍,总觉得要精益求精,结果憋一个月也出不来一个响屁。
后来转到公众号,给自己定了条死规矩,硬着生生地写,这才慢慢有了起色。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给我自己,也给所有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天赋不够的小伙伴,准备的"笨人赚钱指南"。
01、"笨"人
先要达成一个共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我王叔在内,都是普通人。
没有惊为天人的才华,没有下笔千言的文采,更没有一点就通的商业嗅觉。
那怎么办?放弃吗?
不对。
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我们才要放弃对"天才模式"的幻想。
天才模式是什么?
是灵光一闪,写出一篇百万阅读的爆款。
是风口来了,抓住机会一夜暴富。
是天生会聊天,三言两语就搞定一个大客户。
这些故事听听就好,但你千万不能信,更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在这种小概率事件上。
对普通人来说,最可靠的路径,永远是"笨功夫"。
笨功夫,就是不依赖灵感,不追求捷径,只相信重复的力量。
就像健身,你不可能指望某天突然状态爆发,举起300斤的杠铃。
你只能今天举50斤,明天举51斤,用数百个枯燥的日夜,去换取肌肉的缓慢增长。
做内容,做项目,做我们互联网上这点小生意,道理一模一样。
你看到那些日更大佬,每天都能稳定输出一篇干货。你以为他们是文思泉涌吗?
错了。
他们只是掌握了一套"笨"方法,一套可以对抗人性懒惰、对抗灵感枯竭的工业化流程。
而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东西。
02、日更
很多人一听到"日更",头都大了。
"王叔,我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啊?"
这是因为你把日更当成了"创作",你总想从0到1,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惊世骇俗的观点。
这就错了。
日更的本质,不是创作,而是对信息的二次加工和有序输出。
你举个例子。
认识一个做小红书的博主,专门讲"老夫老妻如何保持新鲜感"。
这个选题很小众,按理说很快就该没得写了。
但她做了两年,每天都更新,现在光靠接广告和做情感咨询,一个月稳定五万多。
我问她怎么做到的。
她说,我哪有那么多经验,我自己的婚姻都一地鸡毛。
她的秘诀,就是一个"笨"字。
她关注了国内外50多个情感专家、心理学家的账号,从油管到推特,从知乎到微博。她还买了市面上所有关于亲密关系的书。
她每天的工作,根本不是"创作"。
而是"搬运"和"缝合"。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她就结合一个自己编的或者听来的小故事,写一篇笔记。
明天看到一个技巧,她就把它拆解成详细的步骤,做成一张图文。
她根本不焦虑写什么,因为她的素材库是满的。
她要做的,只是把这些零散的珠子,用自己的语言串起来,变成一条项链。
这就是"笨功夫"。
她不创造知识,她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但她用持续的、稳定的交付,熬死了所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天才",最终成了这个小领域的专家。
03、"笨蛋"日更SOP
道理都懂,具体怎么干?
下面这套SOP,是我自己用了好几年的方法。
不敢说多高明,但绝对有效,因为它足够"笨",笨到你只要照着做,就一定能产出内容。
第一步:疯狂建立你的"弹药库"
写作最怕的,就是面对空白文档。所以,你绝对不能从零开始。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属于你的,无限供给的素材库。
工具:我个人推荐用飞书文档或者Notion。因为它们是网状的,方便随时链接和引用。
具体操作:
1、 对标账号拆解:
找到20个你所在领域最牛的同行。把他们过去一年所有的爆款文章、视频,全都扒下来。
不是只收藏,是要拆解。拆解他的标题、开头、结构、案例、金句。
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地存到你的文档里。
2、用户问题收集:
你所有的私信、评论区、社群里的提问,都是最好的选题。
看到一个,就随手丢进你的素材库。
比如有人问"王叔,我脸皮薄,不好意思收钱怎么办?",这就是一篇绝佳的文章选题。
3、灵感闪念捕捉:
手机里装个类似"flomo"或者"锤子便签"的App。
无论是你看书、刷剧、跟人聊天,只要脑子里闪过任何一个想法,哪怕只有一句话,立刻记下来。
比如我今天看到路边摊主熟练地打包,我可能就记一句:"所有牛逼的生意,背后都是千百次的重复打包。" 这以后就能扩展成一篇文章。
当你的弹药库里有几百上千条素材的时候,你还会为"写什么"而焦虑吗?你只会焦虑今天该翻哪张牌子。
第二步:放弃完美,套用"积木式"模板
有了素材,下一步就是"组装"。
千万不要追求什么文采飞扬,逻辑缜密。
你就用最简单的"积木"结构去拼。
我的模板基本就三块积木:
1、抛出一个痛点/故事:
开头直接说,"很多人赚不到钱,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总想搞个大的。"
或者讲一个你自己的失败故事。
用最短的时间,把读者拉进你的场景。
2、给出一套方案/观点:
针对这个痛点,给出你的解决方案。
别贪多,一篇文章就讲透一个点。比如"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每天找到一个人,收他一块钱。"
然后花80%的篇幅,去论证为什么这个方案可行,具体怎么操作。
3、总结一句金句/提供一个价值:
文章结尾,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能让人记住的收尾。可以是一句朗朗上口的话,比如"先完成,再完美,最后再赚钱"。
也可以是提供一个立刻能用的价值,比如"今天分享的这个工具,公众号后台回复XXX就能获取"。
每天,你就从你的弹药库里,找一个素材,然后像填空一样,把它塞进这个积木模板里。
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天又"生产"出了一篇。
完成,永远比完美重要一万倍。
04、熬死天才,享受复利
当你用这套"笨"方法,坚持日更3个月,半年,一年……你会发现两个惊人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平台的正反馈。
算法最喜欢什么样的创作者?
不是天才,是劳模。
你持续、稳定地在一个领域更新,平台就能精准地给你打上标签,把你的内容推送给最精准的用户。
你的权重会越来越高,偶尔出一两个爆款的概率,会远超那些"一月不开张,开张吃一月"的所谓天才。
第二个变化,是用户的信任。
用户的信任,不是靠一篇惊艳的文章建立的,而是靠无数个日夜的稳定陪伴建立的。
当用户习惯了每天都能在你这里看到点东西,哪怕不够完美,他也会把你当成一个靠谱的朋友。
这种"在场感",是任何爆款都换不来的。
只要我还在,我就能赢。
这就是最朴素的道理。
普通人创业,是一场马拉松。
天才们可能一上来就冲在最前面,但他们很容易被路边的风景吸引,或者跑着跑着就觉得累了,不玩了。
而我们这些"笨"人,没有别的选择。
我们只能低下头,调整好呼吸,看着自己的脚下,一步,一步,又一步。
我们跑得不快,姿势也不好看。
但只要我们不停下来,终点线前,一定能看到那些天才们气喘吁吁的身影。
因为在这场漫长的比赛里,干掉对手的,从来不是才华,而是"考勤"。
王一书 | 专注草根创业实战
公众号【王叔笔记】主理人,8年互联网创业经验,原创文章被36氪、虎嗅等转载,全网阅读超千万。
扫码可领取我原创的电子书《网络草根创业指南》,从0到百,压箱底的经验,都在这里面了。
赚钱的第一步是开眼,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赚钱信息差",欢迎加入小茶馆社群(99/人):每天一篇赚钱干货,已持续更新1500天!
往期分享了各种低成本小项目+赚钱信息差!
和5000+群友一起,日拱一卒,每日精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