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

主动离开大厂,下海猛干一个月,拿到正反馈了

从大厂离职,离开大厂就是下海,下海了当然要出海。

大家好,我是哥飞。
正文之前,哥飞先给大家讲一下"下海"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最浅显,最早的含义,描述的是"下到海里"这个动作,出海捕鱼,就要下海,所以下海等于出海。
第二层,我们常说下海经商,意思是有些人放弃原先稳定的工作,投身商业,以身试水,要么发家致富,要么折腾一圈之后回去继续工作。
而今天哥飞要跟大家介绍的 Uni 的下海,两层含义都有。
哥飞会按照时间线来给大家讲 Uni 的故事。
 一. 人在大厂,心有危机 
Uni 之前在某大厂,很大的厂,从事算法相关工作。
他在 2024 年 3 月份加入哥飞社群,那时候还在工作,所以是一边工作,一边业余时间研究出海上站。
直到 2024 年 10 月,他才想清楚了,自己最终是要出来创业的,不会一直待在大公司里。
因为他悟到了"价格终将回归价值"这个道理,他说在大厂里,他拿到的薪水,其实是有溢价的。如果把他放到市场里,以他当前的能力,是赚不回公司给他的高额收入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直依附于大厂,自身价值得不到成长,就有可能会遇到 35 岁危机。
只有真正把自己放到市场里,提升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才不怕面临年龄危机。
他做好了心理建设,勇于做困难的正确事,有难度有挑战才会有套利空间,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
当时,哥飞跟他说,要让自己值得那个价格。
Uni 回复说,"是的!也很幸运一年前在即刻遇到飞哥,可以说飞哥的公众号和社群对我的职业规划和认知的影响非常大🫶🏻灵感随行动产生,真正下场了动手了,才能触达很多事情很多认知的产生门槛,这是从社群里学到的很大的收获之一,无形中推动着我开始行动,开始得到真正的市场反馈"。

 二. 一边上班,一边研究 
因为人还在大厂,所以他并没有真的动手去上站,而是在不断研究挖掘需求的方法。
之前他分享了两个挖掘需求的方法,哥飞觉得对大家也会有启发,也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方法是基于成熟的库去找使用了这个库的案例,这个一般在库的官网上就能够找到,于是就能够得到很多自己没有关注的网站,就可以去研究一下这些网站有没有流量,流量从哪里来,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这个网站是怎么解决需求的。
举个例子,豆总的 ShipAny 官网,就有很多使用了 ShipAny 开发的网站展示,当然,这些网站大多数都是哥飞社群里朋友们做的,其实大家都挺熟悉的。
图片
第二个方法是基于知名模型的 Github 页面,去找到更多的类似于 Hugging Face、Replicate、Fal 这样的平台。
要知道这三个平台,可是我们找需求的三大来源,如果能够挖掘出更多的平台,不就有可能挖掘出更多的需求吗?

 三. 坚定信念,确定离职 
2024 年 12 月,哥飞在即刻搞了个小活动,让大家说出自己 2025 年最想做的事情。
Uni 回复是:"离职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打磨出停留在脑海中很久的一个产品。这一次我想all in专注在自己的热爱上了,不为其他妥协,不患得患失。有句话说得很好:如果连自己热爱的事情都不能相信,那还能相信什么呢?"
当时哥飞鼓励他,"期待在我的办公室会师"。
他说,"一定💪!"
关于加入哥飞社群,他有过这样的思考。
"成长就是对时间、经历、精力的投资。
投资如种树,种树最重要的无非两点:挑选一个好的种子 & 给种子时间。 
挑选一个好的种子,也就是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路子,去年飞哥的公众号让我发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路子,让我知道成长和赚钱并不是说一定要留在大厂,成长和赚钱与大厂无关,这是自己的事。 
给种子时间,很简单也很难,无非就是从价值的角度坚定自己想要种的种子,然后执行、受挫复盘、修剪冗余,不下牌桌比一两次出牌更重要,有前者才能等来好的后者。
飞哥给了我一个适合我的路子,一颗让我松弛下来的种子,给了我踏出现在的舒适圈与待得不开心的大厂说拜拜的勇气。剩下的,就是耐着性子耕耘好自己热爱的事业,就好。"

 四. 有了零的突破 
Uni 说,终于理解了"出来混的第一件事是出来","粗糙的开始也比纸上谈兵强"。
在决定了真的要出来自己干之后,他就开始练习上站了。
做了第一个网站,纯练手,但三个月也有 19K 的曝光。
图片
于是他尝试去申请开通 Adsense,结果一周时间就开通了,把广告放上去之后,出海赚美元这件事情,就有了零的突破。
图片
上图是广告开通第一天的收入,很少,只有 0.15 美金,主要是因为网页访问量只有 31 次,并且也不是全天的数据。

五. 日入一刀达成 
2025 年的 3 月份,Uni 跟哥飞说,不做全是困难,做起来全是正反馈。
他的网站从谷歌过来的月点击突破3K 了,也就是一天 100 个点击左右。
图片
Adsense 收入达到了每天 1 美元,并且顺利收到了验证地址的 Pin 信件。
图片

六. 终于离职了,幸福了,开单了 
在离职后的第二天,在楼下 7-11 吃车仔面时,回忆起小时候奶奶带他来吃鱼蛋的场景,Uni 一瞬间情绪爆发,离职后的幸福感和开心在这一刻才真正地、真诚地从心底涌现,他觉得自己自由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想要陪伴的人。
图片
 6 月 27 日,也就是两周多前,Uni 跟哥飞分享他的喜悦,他说离职后上线发布的第一个产品,开了 41 单。
图片
"虽然因为有一些错误逻辑导致了 8 单退款,但总的来说也是给自己了很大的反馈。也顺利按照预期开通了多个支付平台以防万一,总的来说很幸运很开心,有成长有收获"
这个站,其实他是踩了一些坑的。
刚注册好域名,他就上了一个没功能的落地页,只是放了一个收集 Waiting List 的入口。
而等到真正功能上线发布时,其实首页的整体结构都有变化,导致谷歌需要重新抓取,理解他的网页。
在外链和推广上面也没有花多少精力,导致自然流量增长很慢。
"上站心态和思维上的不足:身份和思维转变不够快,初做产品有很多心力花在定价和系统扩展、鲁棒性上了,不是说不花心思而是有时候真的考虑过多了。担心定价是否合理能否吸引用户、能否每单赚到足够的预期,担心后面加功能会不会影响当前功能。开发一周半我至少有半周时间在纠结,半周可能会错过很多有效反馈和收入。"
图片

图片
关于场景页和工具页,他有自己的思考。
图片

 七. 新产品,新喜悦 
几天前,Uni 又跟哥飞分享了他的喜报,新产品接入支付第二天就出单了。
图片
图片
关于如何小步快跑,他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先大刀阔斧的砍功能,反复问自己,"这个是当下必须要做的吗?后面有没有其他的 buffer 时间可以处理这件事?"
图片
四天上线一个 MVP,的确是挺快的。
而很多技术人,会仗着自己有技术,反复打磨,四周都不一定能够上线一个新产品。
哥飞之前曾经提过一个时间分配方法,424 原则,用40%的时间来挖掘需求,来判断需求是否可以做,用 20% 的时间快速开发第一版,用 40% 的时间来宣传推广。
哥飞知道,很多程序员,因为只懂开发,于是就只想开发,而不愿意去挖掘需求,不愿意去宣传推广。
好不容易花了几周把产品开发出来了,然后就对外喊,没人用,没流量。
是啊,你有喊的时间都不愿意去给你自己产品打广告,怎么可能有流量,怎么可能有人用。
图片
图片
在网站里把自己的产品规划展示给用户看,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跟用户交朋友,告诉用户,我目前的产品不是最终形态,我后面还会开发很多功能,目前的功能你先用着。
好了,Uni 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了,即使到现在,他也才离职一个多月,未来的路还长着,哥飞很期待看到他的后续成果。

Uni 所在的社群,就是哥飞在 2023 年 7 月建立的一个收费社群,目前社群已经满 2 周年了,在这两年里,有 3800+人进入社群,跟着哥飞一起出海赚美元。
如果你想看到他们的故事,可以在即刻 App里搜索哥飞,因为哥飞鼓励大家使用即刻 App来分享自己的成长点滴,所以在即刻 App里可以看到很多群里目前做得不错的朋友,是如何从零开始做起来的。
如果你想加入哥飞的社群,请加哥飞微信咨询了解。

微信搜索框,输入 361079 ,点击查找QQ号,就能加哥飞微信了。

图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做打粉的兄弟,下半年重点!

下半年顺不顺,就看你能吸收多少啦! 在4月份我们组织过一次,在佛山的小红书视频号打粉流量团队的分享,反馈也特别好,其实大家之所以反馈好 原因就两点: 第一、大家本身是奔着实操来的,所以我们安排的是当前打粉团队的一线实操负责人。 第二、大家都是奔着有项目做出来的。所以如果说你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