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突发:中美关税靴子落地了

突发:中美关税靴子落地了

中美关税靴子落地了


图片


图片

直接讲重点:

1)中国出口美国,目前收10%的基础关税(为期90天),还有芬太尼20%的关税(中美继续谈,谈好了,芬太尼关税也可以取消)。目前最近90天,就是30%关税。

2)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按10%关税征税。

3)中国取消对美国稀土限制性类目的出口限制。


原文这里: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2025/05/joint-statement-on-u-s-china-economic-and-trade-meeting-in-geneva/ 

非常有意思的观察

  • 有趣的是,这次谈判前后,中美双方在"谁先示好"这个问题上都表现得颇为克制,甚至有点"小心机"。回想贸易战这几年,双方嘴仗可没少打,彼此都不愿意被说成是先求和的那一方。就在会谈之前的几周,美方和中方还各自放话,暗示是对方先提出想谈的 北京方面一再强调此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才安排的,称美国高层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找上门希望对话 ;而华盛顿那边一些人则反过来说是"中国急了,主动联系要谈"——双方谁也不想丢面子。


  • 不过真正谈起来之后,双方都很聪明地淡化了"谁先低头"这个话题,把重心放到实质议题上来。【正所谓谈判桌上见真章,面子服从里子】。一个细节是,关于谈判成果的关键信息发布,中方有意让美方唱了主角。白宫官网率先公布了双方的联合声明全文,中方这边只是低调地确认并发布消息 。整个过程中,中方保持了相当的战略克制,既没有抢着邀功,也没有过度渲染谁赢谁输,而是采取了"冷处理"态度。有评论认为,中方这是把球踢给美国:让美方自己去对外宣布细节,既展示美方求谈的意愿,也避免给国内造成中方过于急切的印象。这种不争功、不甩锅的处理方式,其实体现出一种大国风范和谈判智慧:先把事儿办了,具体谁先迈的步无所谓。毕竟,相较于纠结面子问题,如何有效缓和局势、推动双方走向实质和解才是更大的利益。

    图片

    这次日内瓦会谈能成行,幕后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臣——瑞士。别看瑞士国家不大,但在人家地盘上,中美代表把事儿谈妥了,瑞士政府可是出了大力气。据瑞士外交部透露,瑞士方面早就主动联系了中美双方,希望撮合两国在日内瓦见面谈判。要知道,日内瓦向来是国际谈判的首选圣地之一,有丰富的外交斡旋传统。为了促成中美握手言和,瑞士可谓开启了"穿梭外交"模式:早在两周前,瑞士就有三位联邦委员临时调整行程,分头跑去中国和美国当说客 。其中,瑞士外长卡西斯在出差途中突然访华,经济部长兼财长也一同飞赴美国游说 。可以说,瑞士不愧是老牌中立国,在两个大国中间当桥梁一点不含糊。


    瑞士这么积极,除了秉持中立调停的传统角色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原来美国之前对瑞士出口商品也加征了关税,高达31%,比欧洲邻国都高 。瑞士当然希望趁这次机会,顺道说服美国撤对瑞士的关税。一边为天下太平奔走,一边为自己谋利,这波操作不可谓不妙。无论如何,瑞士的积极斡旋确实为中美打开对话之门提供了关键助力,堪称这场谈判的幕后英雄。所以啊,有时候大国博弈,需要小国出来打个圆场。瑞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世界和平小天使"的价值。


美国松口的背后?


很多人好奇:一向强硬的特朗普政府怎么这回突然愿意大幅让步了?毕竟此前美国喊着"关税不撤"的姿态挺高的。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和政治现实在施压。先说经济层面,高关税打了这么久,美国国内其实也很吃不消。高额关税相当于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加税,物价上涨、供应链紊乱的情况已经逐渐显现。据机构分析,这次谈判能取得超预期进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国内不断增长的经济压力,包括通胀居高不下和企业利润受损等 。就拿美国港口的情况来说,今年5月初从中国开往加州港口的货船数量同比锐减了44%,进口货物大减 ——关税太狠,把美国自己的进口流量也砍掉了,可见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小。

图片

再说政治层面,选情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直强打贸易牌,但选民可更在乎自家经济冷暖。目前美国第一季度是-0.3% 可以看到历史10年除非重大问题,才会出现负值。显然经济是一个问题。

跨境电商+外贸的影响


首先直接的利好就是成本压力的缓解。之前贸易战加征关税期间,很多出口美国的商品利润瞬间被摊薄,甚至有卖家吐槽"辛苦一年给美国政府打工"——因为额外关税直接吃掉了很大一块利润。这回关税从最高动辄百十来个百分点降回10%-30%,相当于一下给商品成本减负好几十个百分点!对于跨境卖家/外贸商家来说,这无疑是场及时雨。

很多朋友估计都可以很快的收到美国客人的下单的安排。


除了关税,本次谈判还涉及一些非关税措施的变化,对物流成本也有影响。比如美国之前取消了对低价商品的关税免征政策,也就是"T86"政策($800及以下商品免关税) 。今年5月初该政策一取消,不少平台像Temu(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直接暂停了从国内直发美国的业务,因为小包裹每票都得交税,运费和清关流程一下复杂很多 。很多卖家因为产品提价和额外费用,美国销量一度跌到零。这次双方暂缓关税战后,虽然T86免税政策没有恢复(联合声明并未提及,意味着免税额取消照旧有效 ),但由于整体关税水平下来了,直接从国内发货到美国的成本依然比之前低了不少。Temu平台已经在准备恢复中国直发美国的业务,通知卖家往仓库补货,并建议针对爆款多备30%-40%的货 。可见物流链条正在逐步恢复畅通。

短期物流可能又会爆发需求一波,算是补之前关税战的需求。


电商和外贸的思考


1. 跨境做美国站的卖家

  • 增强产品力,打造差异化品牌:利用供应链和研发优势,开发优质产品,而不是只做简单的贸易中间商。产品过硬是品牌的基础。有了好产品,再通过品牌故事和定位,把"性价比中国货"升级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品牌"。现在成本缓解,完全可以在材料、设计上多花点心思,塑造自己的独特卖点。


2. 强化品牌营销投入:以往不少卖家醉心于钻平台规则、蹭流量红利,对真正的品牌营销投入不足 。现在是个机会,把眼光放长远,投入做品牌。比如注册海外商标、参加海外展会、邀请国外KOL测评推广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消费者知道你不仅是"中国某工厂的便宜货",而是有品质保证和服务保障的品牌。


3.抓住社交媒体的投入。抓住社交媒体的流量,进入早点用TIKTOK获客。

大量早用Tiktok外贸的朋友,都通过TK获得额外的各个国家的小B端客人。

图片
图片

你说你在国内TK上不了,我说赚钱的事情哪个不是需要花时间的,有空在公号搜索TK相关的就有答案。

1)TK挂个节点,用网页端都能上传视频。

2)TK早就有自动配音了,自己补视频,机器自动配音,不就okay,找找同行爆款,去学习反思下,都不用报课学什么TK课程。

生意去做就有结果。你看下面做了就有结果,一大堆询盘。

图片


总结:

1.中美很难硬脱钩,中美选择在一起都是利益关联。现在谈好了对大家长期利益都是好事情。

2.大家长期注意品牌,如果都是低端,渠道端被美国人掌控,不熟悉美国市场,自己就是韭菜,被市场拿捏。

3.鸡蛋都放几个篮子里面,用好TK工具,给自己业务增加流量。


看到看到这里了!人应该想法接触到更厉害的人,直接转发我文章到你认为的更厉害的人。


以上!直接链接,国民弟弟交个朋友?请尊重彼此时间,请勿白嫖别人的精力。

图片



美国公司&税务笔记

3分钟搞定美国公司,150美金,超简单原创


ITIN使用指南:

跨境出海必备神器 IT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突发:中美关税靴子落地了

突发:中美关税靴子落地了 中美关税靴子落地了 直接讲重点: 1)中国出口美国,目前收10%的基础关税(为期90天),还有芬太尼20%的关税(中美继续谈,谈好了,芬太尼关税也可以取消)。目前最近90天,就是30%关税。 2)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按10%关税征税。 3)中国取消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