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所谓自媒体开始转发这么一张图片,号称CIPS 单日交易量超过SWIFT,开始各种嗨和吹捧,本人觉吹捧这个事情的人不是蠢蛋就是坏人(甚至没有专业这个属性)。如下图:
本人一见到这张图,就知道这个是假的。因此最重要一点是CIPS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般在银行侧的表述是清算量而不是交易量;其次中行只是CIPS 的一个重要的直参行(毕竟是我老东家,一直以来都是跨境清算业务方面的专家)。CIPS的真正主导者是央行,并且CIPS 目前是一家跨境清算的公司,其覆盖面如下:
但是肯定还有人好奇CIPS 公司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并且CIPS 是否有机会替代SWIFT 么?
首先CIPS 的出现,为了增强人民币在海外端的使用(通俗点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并且是为了避免由于在SIWFT 系统中美元的霸权导致我国丧失对外贸易结算的能力(可以参考俄罗斯)。
其次CIPS 的发展时间目前来看已经快要10年了。想我当年还在中行时,就已经逐渐在接触和了解CIPS以及其底层的业务逻辑了。这10年,CIPS从0开始,已经成为了国内银行的重要的跨境结算渠道,并且也是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喜欢的一个跨境结算渠道/方式,各种奥妙大家你知我知就好。
然后最重要的一个点在于?CIPS 的出现,其实并不是为了替代SIWFT ,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避免依赖美元结算的问题—所以上述议题其实并不完全对,更何况CIPS 在海外很多地方都是兼容或者说依赖SWIFT系统。所以只能这么说CIPS 的对标其实就是美元的CHIPS 系统,两者都是中美本币的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但是有所不同的是CHIPS 是纯美元清算系统,而CIPS 其实是支付清算系统。这个问题来了,如何理解CHIPS是清算系统?简单来说CHIPS 是为了实现所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境资金调拨(清算),并且该系统采取的是全额清算的方式,对于银行的实力要求非常高(实力不够的银行只能通过代理行进行跨境清算);而CIPS 其实不仅仅是有银行间的头寸调拨,还有着重处理各项对外贸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等(CIPS则有直参行、间参行的模式)。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CIPS 系统的理解,并且个人觉得跨境支付机构在这个CIPS业务上的机会也很大。尤其是在很多经济不发达,并且存在较多汇困的国家。如果由跨境支付机构介入,是否会存在一些新的发展点,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