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创始人倦怠比过劳更值得关注

大家都知道过劳(burnout),但长期缺乏刺激导致的倦怠(boreout)却很少被提及。

大家都知道过劳(burnout),但长期缺乏刺激导致的倦怠(boreout)却很少被提及。这其实是个大问题,咱们得好好聊聊怎么解决。

图片

很多人都在聊创始人过劳,但几乎没人提到创始人倦怠(boreout)——那种因为长期缺乏刺激而对工作感到不开心,甚至有点焦虑的状态。

我并不是说倦怠总体上比过劳更严重。毕竟我没做过相关研究,甚至我自己都不一定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在和几百位创始人聊过,并观察了自己的状态后,我发现:

  • 倦怠的重要性🔥远超过我们给它的关注度
  • 过劳的重要性🔥远低于我们给它的关注度
  • 倦怠经常发生,但很安静,往往不被人察觉
  • 过劳通常在我们把自己逼到极限后,以很"大声"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独立开发者更不友好

这些情况对独立开发者来说尤其明显:

原文引用:Learn how to wear all the hats, then learn how to take them off. 翻译:先学会戴所有帽子,再学会摘掉它们。

当你一个人单干或者团队很小的时候,你不得不戴上所有的"帽子",包括那些让你感到无聊、消耗你精力的任务。对我来说,这些就是行政工作(比如处理邮件)和管理类任务。

当人们谈到雇人和分配工作的好处时,通常都集中在增长上:做得更多、更快,赚得更多等等。但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更人性的好处:你可以少做那些讨厌的事。

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创始人只能硬着头皮上,通常靠"抵抗"来应付:

"抵抗"式应对

所谓的"抵抗",就是创始人想出各种办法把任务推得远远的,这往往会让情况在长期变得更糟。

最明显的方式就是拖延,把任务推到后面再做。但还有一种更狡猾的策略:一边做任务,一边做其他更刺激的事——刷Slack、社交媒体、YouTube、听播客——美其名曰"多任务处理"。

有很多研究都表明持续的部分注意力会摧毁我们的效率,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方式会强化你对无聊任务的厌恶感。就像一个小孩子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吃抱子甘蓝,他只是在加强自己对这项活动的负面情绪联想。

更好的应对方式

对于让你发出"唉"声的任务,长期来看,更好的解决方案恰恰相反:不要把它们推得远远的,而是尽可能把它们变成一个游戏。我见过很多聪明人用这种方式让"愚蠢"的任务变得更有趣。

我举三个简单的例子,从最简单的一个开始:

速通任务

把它变成一个看谁做得更快的游戏:

  1. 设置一个计时器(并设定一个目标完成时间)
  2. 全力冲刺,尽可能快地完成任务
  3. 记录完成时间,下次尝试打破自己的记录

优化任务执行方式

Scott Adams在他的书《重构你的大脑》中分享了一个例子:

我在整理房间时也会这么做。与其一件一件地收拾,或者把几件东西放回它们该去的房间,我会先观察整个空间,计算每件物品的最短路径。然后我把它们捡起来,放在通往目的地的出口处。但我不会立刻把它们送到目的地,而是等到我有其他理由往那个方向走时再顺便带过去。到了晚上,所有小堆东西都已经回到了它们该去的地方,我会因为这种小小的能力而获得多巴胺的释放。

我特别喜欢这种小优化,所以我会把它们记录在标准操作流程中。

改变任务本身,让它更高效

在我写的一篇关于创新如何运作的文章结尾,我提到人们可以通过创造"微创新"——对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进行小的、渐进式的改进——来获得很多好处。

写这篇文章时,我主要想到的就是那些无聊(且低效)的任务。

我最喜欢的高调例子是理查德·费曼。在他成为以量子电动力学和曼哈顿计划闻名的杰出物理学家之前,他只是一个不得不做普通工作的聪明孩子。

他没有让枯燥无聊的任务继续枯燥无聊,而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它们加点料。结果就是各种搞笑的事情发生了。这是他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中的一个例子:

我过去常在厨房切菜。四季豆要切成1英寸长的小段。通常的做法是:一只手拿着两根豆子,另一只手拿刀,用刀压着豆子和拇指,几乎要切到自己。这个过程很慢。所以我动脑筋想了个好办法。我坐在厨房外的木桌旁,在腿上放个碗,把一把非常锋利的刀以45度角插在桌子上,刀尖朝外。然后在两边各放一堆四季豆,我一手拿一根豆子,以足够快的速度往自己这边拉,刀就会把豆子切开,切好的豆子会滑到腿上的碗里。

我就这样一根接一根地切豆子——切、切、切、切、切——大家不停地给我递豆子,我切得飞快,这时老板走过来问:"你在干嘛?"

我说:"看看我切豆子的方法!"——就在那一刻,我切到了手指而不是豆子。血滴到了豆子上,场面一片混乱:"看看你糟蹋了多少豆子!这是什么愚蠢的方法!"等等。所以我再也没有机会改进这个方法了,其实只要加个防护装置什么的就很容易改进,但不行,没有改进的机会了。

当然,我并不是建议创始人把所有任务都变成有趣的小游戏。有时候你只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完成不愉快的工作。

关键是:对于那些特别令人不快、特别重复的任务,你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反直觉的是,这些工具通常需要你"放大"而不是"缩小"视角。


专注搞钱与健康 |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爆料 / 交流 / 合作:请加微信 ifloop

加入副业交流群:请加微信 ifloop(备注加群)



推荐阅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我是如何制作爆款AI短片的(第一部分)

网上有成千上万的文章和视频,教你如何在YouTube上取得成功。如何通过AI制作视频获得数百万次观看,赚取数百美元。 网上有成千上万的文章和视频,教你如何在YouTube上取得成功。 如何通过AI制作视频获得数百万次观看,赚取数百美元。 但他们自己真的成功了吗? 和别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