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美国商务部部长在CBS节目上明确表示——"美国不可能给越南免税",并强调不能允许任何对东方大国的转口条件存在。看到这句"想想吧",说实话让人背后一凉。
美国为了堵住中国的出口路径,已经进入了一种"偏执"的状态。他们甚至对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这类只有企鹅和海豹生存的澳大利亚海外属地加征了10%的关税。更夸张的是,连诺福克岛这个澳大利亚的小岛(人口仅约2,100人)也遭到29%的关税制裁。美国政府担心中国可能通过这些偏远地区进行转口贸易,所以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一个漏洞。这并不是段子,这是现实。这个世界,真的有点疯了。
据CBS的《Face the Nation》节目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亲自为这一决定辩护,表示:"我们不能让任何缝隙成为中国的通道。"虽然这些岛屿基本没有经济活动,但美国政府依然"堵死一切可能"。这背后其实说明了美国在这场贸易对抗中的极端认真与防范意识。
这不是贸易战,是地缘经济的"封锁战"
美国这套操作,不是简单的经济策略,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地缘博弈。他们试图通过贸易制度、关税、地缘限制等手段,彻底阻断中国商品进入美西体系的路径。即使是从加拿大、墨西哥这些"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进入,一旦被认为是中国的"曲线出口",也会遭遇额外制裁。
这就是"极限封锁"——哪怕是一丝可能,都要堵死。美国在用尽全力拉高全球供应链的门槛和壁垒。你可以说他们"疯了",但更准确的说法是——他们非常serious,非常认真,也非常不留情面。
互爆关税历史:1930年代的警示
这不是第一次人类玩"互相加税"的游戏。回顾历史,最经典的就是19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当时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结果引发全球报复性加税,直接导致全球贸易崩溃,加剧了大萧条。
那次的教训是明确的: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双输甚至多输。 美国的出口遭到全球报复,失业率飙升,全球经济陷入冰点。那时的世界和今天的格局,有着惊人的相似:民族主义抬头、经济疲软、互信崩塌、极端政策频出。
最终会发生什么?
1. 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企业会开始找"中立地带"或新兴市场避风头,但成本、效率大幅下降。
2. 全球通胀+滞涨风险上升:高关税意味着价格上涨,需求却被压制,进入"滞涨"状态。
3. 全球贸易量下滑: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出口依赖型国家。
4. 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投资者会从不确定市场撤资,转向避险资产(比如黄金、短债、货币市场基金)。
美国的代价:自家车库打螺丝的时代要回来了
如果美国继续将关税推向极端,结果可能就是——美国人真的要回到"自己在家打螺丝"的时代。原本通过全球化和美元强势所带来的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优势,将逐步消失。这意味着:没有便宜的中国产品、没有稳定的东南亚供应链,只有本土制造带来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长期以来,美国享受着"美元铸币税"与全球化的红利,通过低成本进口来维持高生活品质。如今这种"剪刀差"被自己剪断后,最终吃苦的还是美国普通人。
更残酷的是:大多数美国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卷入了什么样的地缘对抗游戏中。 他们看到的是物价上涨、工作难找、生活质量下降,但很少意识到,这是其国家战略"脱钩中国"带来的直接代价。
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做?
这个世界确实在走向一种"疯狂的理性",大国在做博弈,小国在夹缝中求生。作为个体,我们需要认清趋势,做出稳健的判断。在这种不确定性中,更重要的是:保留现金流、降低风险敞口、关注长期趋势,不要被短期反弹迷惑。
时代巨变来临时,看清风向比什么都重要!关于关税的额外一些思考,相关阅读可以下面的文章。
看到看到这里了!人应该想法接触到更厉害的人,直接转发我文章到你认为的更厉害的人。
以上!直接链接,国民弟弟交个朋友?请尊重彼此时间,请勿白嫖别人的精力。
美国公司&税务笔记:
ITIN使用指南:
美国公司税号指南:SSN、EIN和ITIN分别有什么区别?原创原创
美国收款工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