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抄作业就能赚钱!95后教我的"笨办法"让收益翻了10倍!


你好,我是王一书。

经常有人问我,王叔,现在做自媒体是不是太晚了?

感觉哪个平台都卷得不行,想出头太难了。


有没有啥捷径能走走?

想走捷径的心情,我理解。

谁不想轻松点就把钱赚了呢?

特别是在互联网这个地方,每天都有人告诉你新的风口,新的玩法。

好像只要抓住了,就能一步登天。


但搞了这么多年互联网,看了这么多起起落落。

我得跟你说句实话。

内容创业这条路,真要说有啥捷径。

那可能只有一个。


但这个捷径,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

它不是什么黑科技,也不是什么神秘代码。

它甚至听起来有点"笨"。

可偏偏,这可能是普通人唯一能走通的路。


01、

别瞎摸索了,找到你的"领路人"

我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

看啥都觉得有机会,试啥都感觉不对劲。

那时候做电影解说,纯粹是兴趣。

误打误撞赚了点小钱,才算开了窍。

但真正让我少走弯路,开始系统性搞钱的。


是后面做淘客,做社群的时候。

特别是带我做粉象生活的那个95后小姐姐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点拉不下脸。

觉得我一个大老爷们,还得跟个小姑娘学。

但没办法,人家就是比我懂,比我做得好。


尤其是在社群管理和团队裂变这块,她那套玩法,直接刷新了我的认知。

她怎么每天都能在群里讲课,还不用备课?

她怎么就能把团队搞得那么有凝聚力?

我跟着她学,看她怎么做,模仿她的思路。

这才有了后来我操盘粉象,一年搞到百万收益的故事。


你看,这就是所谓的"捷径"。

不是让你去发明创造什么新东西。

而是让你先别自己瞎琢磨了。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你想做的内容,你想搞的变现模式。

大概率已经有人做得很成功了。


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他们。

找到那些在你这个领域,已经拿到结果的人。

他们就是你的"领路人"。

怎么找?

你想做哪个平台,就去哪个平台搜。

你想做哪个领域,就去搜相关的关键词。


比如你想做小红书母婴号。

你就去小红书搜"母婴好物"、"辅食教程"、"带娃日常"。

肯定能找到一大堆做得好的账号。

你想学人家怎么用AI工具搞钱。


你就去抖音、B站搜"AI绘画"、"ChatGPT副业"。

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博主是怎么引流,怎么变现的。

可能有人会说,找到了又怎么样?人家凭啥教我?

你不需要他手把手教。


他的账号,他的内容,他的整个运营模式,就是最好的教材。

这就是内容创业的好处,大部分东西都是公开透明的。

你要做的,就是去"对标"。

把这些优秀的同行,当作你的榜样,你的研究对象。


02、

模仿不是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起跳

一说模仿,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抄袭嘛?

那可就理解错了。

我说的模仿,不是让你原封不动地搬运人家的内容。

那是最低级的玩法,平台打击,用户也反感,走不长远。

真正的模仿,是学习人家的"内核"。


是拆解,是吸收,是转化。

你要对标的是什么?

首先是对标内容方向和选题。

人家做什么内容容易火?什么样的选题用户喜欢看?

比如你看到一个做"老照片修复"的抖音号很火。


你就得去分析,他是怎么展示修复过程的?用了什么背景音乐?文案是怎么写的?

他是不是抓住了人们怀旧的情感需求?

这些选题方向,是经过市场验证的,你跟着做,成功的概率肯定比自己瞎想要高。

其次是对标内容形式和结构。


人家的视频是怎么开头的?黄金三秒是怎么吸引人的?

人家的封面是怎么设计的?标题是怎么取的?

人家的内容结构是怎样的?是教程类?故事类?还是测评类?

比如现在很火的AI数字人直播,你光看个热闹没用。

你得去看那些做得好的直播间,他们是怎么设置场景的?数字人的形象是怎么选的?话术是怎么设计的?互动是怎么做的?带的货品类是什么?


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很多是可以直接借鉴的。

再者是对标变现模式。

同行是怎么赚钱的?

是接广告?是直播带货?是引流到私域卖课?还是做社群?

他们的定价策略是怎样的?高客单价还是低客单价?


比如我之前看到一个在小红书上教人做PPT的博主。

她的笔记内容质量很高,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和职场新人。

她的变现方式就很聪明。

不是直接卖课,而是引流到微信,卖99元的PPT模板和素材库。


同时开了一个付费社群,教更进阶的技巧,定期答疑。

这种"低价引流 + 社群进阶"的模式,就值得我们做知识付费的去学习。

你看,模仿不是让你失去自我。

而是让你在开始阶段,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框架。


你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内容,该用什么样的形式,该往哪个方向去变现。

这就像学武功,你总得先一招一式地学套路吧?

等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再去考虑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跳,总比在原地瞎蹦跶要快得多,也高得多。


03、

光看不练假把式,把"知道"变成"赚到"

找到领路人,学会了对标模仿。

这只是完成了"捷径"的第一步。

更关键的,也是大部分人掉队的环节,是第二步——行动!

光看不练,永远是假把式。

你知道再多道理,分析再多案例,不动手去做,一切都是零。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人。

收藏夹里全是干货,关注了几百个大佬。

聊起各种项目头头是道,分析起来比谁都专业。

但你问他自己做了啥,赚了多少钱。

他就开始支支吾吾了。


要么说没时间,要么说还没准备好,要么说再看看。

这就是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真正的捷径,是把"对标学习"和"动手实操"紧密结合起来。

看到一个好的模式,不要犹豫,立马去试。

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好,很粗糙,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先跑起来。

我之前在文章里写过那个卖果冻橙的抖音博主。

她的视频拍得真不咋地,直播间人也不多。

但人家就是靠着每天发大量的视频,长时间地直播。

硬生生地做到了月销售额近300万。


她懂多少高深的运营技巧吗?我看未必。

她就是选定了一个方向,然后用最"笨"的方式,玩命地干。

以量取胜,大力出奇迹。

这就是行动的力量。

你对标一个知乎答主,学他写干货引流。


那就别光分析人家怎么写了。

赶紧选个话题,结合你自己的经验,动手写第一篇回答。

写得不好没关系,发出去看反馈。

有人点赞,有人评论,甚至有人骂你,这都是宝贵的反馈。

根据反馈去调整,去优化,再写下一篇。


这个过程,就是把"知道"变成"做到",最终变成"赚到"的过程。

我当初做公众号,也是这样。

看别人做社群赚钱,我也搞。

一开始也是9.9卖创业笔记。

客单价低,容易成交。


一天卖个十几份,虽然钱不多,但让我看到了希望。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有了持续输出内容的动力。

我知道我每多写一篇文章,多引流一个人,就可能多一份收入。

这种正反馈,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关键。

所以,别光顾着学了。


学到一个点,就赶紧去用。

哪怕只是模仿一个标题,优化一个开头,尝试一个新的引流话术。

在行动中去验证,去迭代,去拿到结果。

哪怕只是赚到1块钱,也比你看100篇干货文章强。

因为这1块钱,是你真正跑通了从内容到变现的最小闭环。

有了这个1,后面才会有100,1000,10000。


04、

内容创业这条路,普通人能走通的唯一"捷径"是什么?

不是投机取巧,不是一夜暴富。

而是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狠狠地执行。

这个正确的方向,就是向那些已经拿到结果的同行学习,去对标,去模仿。

这个狠狠地执行,就是立刻动手,持续行动,在干中学,拿到正反馈。

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你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别人还在黑暗里摸索,你已经沿着别人验证过的路在跑了。

别人还在犹豫观望,你已经通过行动拿到第一笔收入了。

这难道还不是最快的"捷径"吗?

当然,这条路也并不轻松。

你需要放下身段去学习,需要克服对模仿的心理障碍。


更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行动,忍受枯燥和重复。

就像我每年写20万字,坚持了五六年,才有了今天这点小成绩。

但相比于那些没方向、没方法、瞎折腾的人来说。

这绝对是一条更靠谱、更高效、也更容易成功的路。


阳光底下无新事,如果你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第一步就是先去找同行,同行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茶馆社群准备了一份《如何48小时找到100个同行》(社群成员直接看群公告),欢迎¥99进群,解锁更多赚钱信息差。


赚钱的第一步是开眼,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赚钱信息差",欢迎加入小茶馆社群(99/人):每天一条赚钱干货,已持续更新1000天!
往期分享了各种低成本小项目+赚钱信息!
和5000+群友一起,日拱一卒,每日精进!
< 全文完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5月最新港美股开户奖励(共2800+)

4月份行情不好,闲暇可看下各券商开户奖励,如果玩打新,账户也不怕多。 4月份行情不好, 闲暇可看下各券商开户奖励, 如果玩打新,账户也不怕多。 盈立证券 入金1w 港币奖励 : 新人礼包HK$160,20x8张 现金礼包HK$300,50x6张(每月解锁一张) 拿满资金需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