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星期四

被孵化出来的罗辑思维从平台出来单飞后越做越好,而那个平台已经没了

大家好,我是哥飞。

可能有人不知道,最初罗辑思维是被孵化出来的。

2012年,前《创业家》杂志主编申音和前央视《对话》等栏目制片人罗振宇合作成立公司,申音占股百分之八十多,罗振宇拿剩下的不到百分之二十股份。

最开始,申音觉得他在做孵化IP的事,可以同时孵化多个IP,罗振宇只是其中之一。

结果罗辑思维上线后,火了,大火特火,到了2014年,节目估值上亿,并且是有实打实的会员收益入账的,而不是虚的估值。

此时罗振宇发现,公司赚钱靠我,但是我占股才这么一点点,不公平啊,我以后越赚越多,岂不是一直受制于人。

于是罗振宇跟申音摊牌,期间私下的协商哥飞也不知道,但至少,双方没有公开撕破脸皮,罗振宇带着罗辑思维单飞了,之后创办了得到,新公司估值越来越高。

而申音的那个MCN,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了。

最近互联网上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哥飞简单描述一下,当做商业案例分析题目,请大家来参与分析思考。

假设,你们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想要做一个真人美食探店账号。

但是你们几个都没人会做菜也没人能吃出菜的好坏,于是你们决定找一位特级厨师合作,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

然后你们就和这位特级厨师全国各地跑拍摄了大量探店视频,果然如你们所料的那样,视频很受欢迎,在各个平台都积累了百万粉丝。

3年后,合作协议到期了,因为分利不均,你们觉得你们几个年轻人贡献更大,那位特级厨师觉得没他不行,双方僵持不下,这位特级厨师选择不续约。

这时你们才发现,短时间很难找到另一位风格类似且专业的特级厨师合作,于是只能停更,这一停就停了三个月多月。

眼看着粉丝数在减少,评论区也不断有人问,怎么停更了。于是你们团队终于坐不住了,找了一位出镜形象更好的女性成员拍了几分钟视频,说你们多有梦想,说你们曾经多么艰辛,说你们打算把这个账号做成平台,邀请其他特级厨师来做客合作,但就是绝口不提那位特级厨师为什么不跟你们合作了。

视频发出后,评论区的粉丝们不买账了,纷纷说,我们是因为那位特级厨师才关注的,我们要看的是那位特级厨师,这个账号的名字也是那位特级厨师的,你们说要做平台,做个七八呢!

此时,假设你是那个年轻团队的一员,你们会怎么做?

假设回到三年前,你会怎么重新思考这个商业模式来避免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类帮别人打造IP的商业模式能做吗?怎么来合理共赢?


假设你是那位特级厨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Etsy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活跃卖家减少了11。3%,降至810万

Etsy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512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0.8%,而GMS下降了6.5%,降至28亿。公司记录了5210万的净亏损,调整后EBITDA增长1.9%,达到17110万,利润率扩大至26.3%。 一、财务表现 Etsy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