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王一书。
今天聊一个有意思的项目——代找电子书。
听起来简单,但你可能想不到,有人靠它单号月入6000+,而且几乎0成本。
我最早接触这项目,还是从一个茶馆群友的故事开始的。
他说自己每天就干两件事:一边蹲在某瓣小组里翻帖子,一边收钱。
我一开始觉得他在吹牛,直到他甩出一张月入5900的截图,我才意识到,这背后藏着一门"信息差"的生意。
01、
从"白嫖党"到"中间商"
这事得从两年前说起。
当时我在知某写文章,经常需要引用一些绝版书的内容。
有次为了找一本2010年出版的营销书,我翻遍了各大平台,结果要么显示"已下架",要么标价上千块。
最后实在没辙,在贴吧发了条求助帖,没想到十分钟后就有人私信我:"30块,发你PDF。"
我心想这人真黑,一本电子书卖30?但急着用还是付了钱。
后来和这哥们聊了几句,他说自己全职干这个,每天能接十几单,月收入稳定过万。
那一刻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找书"这种小事,也能变成一门生意。
很多人觉得电子书遍地都是,随手一搜就能下载,但真实情况是——90%的人根本不会找书。
他们要么不知道资源网站,要么被平台的"伪资源"坑过。
而剩下的10%,就是靠信息差赚钱的人。
02、
资源渠道:你以为不好找的,其实遍地都是
代找电子书的核心就两点:找到书,找到人。
先说找书。
很多人一上来就卡在"资源从哪来"。
我研究了一圈,发现那些代找老手用的全是"借力打力"的野路子:
①网盘搜索引擎:比如"盘 搜 搜" "小 不 点搜索",直接输入书名+格式(如PDF/epub),一半的书都能直接跳转到百度网盘链接。
②电子图书馆:有个叫"Z - L i b r a r y"的电子书库,资源量堪比图书馆。
③拼夕夕代下单:有些书实在找不到,就去拼多多花3块钱找个代找服务,转头就能以30块卖给客户,纯赚差价。
更骚的操作是,有人专门盯着"某瓣想读"和"某信读书书评区"。
比如《绝版营销秘籍》这类书,一旦有用户发"求资源",立刻私信对方:"我有高清PDF。"
一单净利润27块,一天私信50个人,哪怕转化率只有10%,日赚百块也不难。
03、
流量密码:在"书呆子"扎堆的地方钓鱼
有了资源,下一步是怎么让人找到你。
千万别学那些在朋友圈刷屏的,代找电子书的客户根本不在那儿。
我观察了三个月,总结出三个精准鱼塘:
①某瓣小组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电子书分享联盟"这类小组,每天上百条"求书帖"。
你只需要复制书名,用网盘搜索工具试一遍,能找到的就回帖:"我免费发"。
等人上钩后,再告诉对方:"免费链接失效了,我这有高清版,收个辛苦费9.9。"
这时候80%的人都会付钱——毕竟比起花半小时继续找书,9.9简直不值一提。
②某信读书书评区
热门书籍的评论区总有人抱怨"APP里没上架",直接回复:"我有资源,加V123发你。"
③小红薯"学习博主"
伪装成干货分享号,发笔记标题《私藏电子书网站TOP5》,内容里悄悄植入一句:"需要代找服务可私。"
评论区再自导自演刷几条"求XX书",自然有人上钩。
04、
自动成交:用话术和工具躺赚
流量进来后,最怕耗时耗力一对一沟通。
同行老陈琢磨出一套"成交系统",靠2个方法搞定90%的咨询。
①输入法快捷回复:把常见问题提前设置好。
比如用户问"有没有《XXX》?"。
快捷回复:"有的,高清PDF+epub双格式,价格29.9。确认需要请回复1,发下载链接。"
②派单群:接到难找的订单,直接丢到拼夕夕代找群,标注"加急3元/本"。
中间商赚差价,自己几乎不用动手。
老陈说,这套模式跑通后,他每天真正干活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剩下的时间全用在"复制账号"上——找亲属再注册两个账号,同样的方法再滚一遍。
三个月下来,单号最高月流水冲到1.2万,净利润8000+。
05、
风险与底线:如何避开封号和骂名
这行最大的风险不是没客户,而是被举报。
两个月前,有个同行因为批量私信某瓣用户,一天被封了三个号。
后来他总结出几条保命原则:
①话术软性引导:不说"卖",只说"代找辛苦费";不发链接,只让用户加某信后"主动开口问"。
②资源规避版权:不碰新书,专攻jue版书和国外gong版书,比如《乔布斯传》台版、日本营销大师1990年代的著作。
③多平台分摊风险:主号接单,小号收钱;支F宝和Y行卡轮流用。
更重要的是学会"装傻"。
有用户质疑"这书网上不是免费吗?",统一回复:"很多免费链接有病毒,我提供的版本是安全检测过的。"
瞬间把9.9的付出包装成"避坑服务"。
06、
长期主义:从代找到知识付费的跃迁
如果你只把代找书当成赚快钱的工具,那天花板可能就卡在月入1万。
但有人已经玩出了新花样。
①私域变现
同行"柚子"靠代找书,积累了3000个微信好友,后来转型做"读书会",年费399元,每周直播拆解一本书。
她发现,当初为找书付过9.9的人,80%都愿意升级会员——为知识付钱的人,永远不会吝啬。
②另一个更野的路子是"卖渠道"。
把渠道、工具打包成教程,定价199元。
代找电子书这项目,本质上赚的是"认知差+行动差"。
有人知道资源但懒得动手,有人会动手但不知道渠道,而你把两头连起来,钱自然就进了口袋。
它不需要技术,不需要库存,甚至不需要全天蹲守。
唯一需要的,是放下"这事儿太low"的偏见,把执行力怼到极致。
时代从不缺机会,缺的是把小事做到极致的狠人。
如果你想更系统地玩转信息差,茶馆社群分享了一份《信息差搞钱工具包》,包含全网资源搜索入口+伪原创神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