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

YC的终极秘诀:不是融资,不是产品,而是一条数字增长曲线

创业没有灵丹妙药,只有纪律。而这条简单的"7%曲线",可能就是让你公司破局的关键。

当我们创业者谈论 Y Combinator(YC) 时,往往想到的是融资神话:
Airbnb、Stripe、Dropbox、Reddit……无数独角兽从这里起飞。

图片

但YC真正的秘密,不在融资技巧,也不在产品哲学。
而是一条冷冰冰的数字曲线。

一条能让创业公司从 0 到 10,000 用户、从小作坊到亿级收入的数字曲线。

今天,我想分享YC最核心的一条原则——也是创业公司能快速扩张的关键:

Primary Metric Framework(核心指标增长法)


一、YC的秘密武器:一条"主指标"比任何融资建议都重要
YC最重要的教练机制,只有一句话:

"你的主要指标(Primary Metric)是什么?你上周为它做了什么?"

在YC,每周都会有"Office Hour"——
几十个创始人围坐一圈,轮流回答:

  • 你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 上周增长了多少?

  • 你做了哪些事来推动这个数字?

然后,下一周再回来汇报——你做到没有?

如果连续几周数字都不动,说明有两个可能:
1️⃣ 你的想法错了;
2️⃣ 你的执行力不够。

没有第三种解释。

💡 YC的魔法就在于——"量化 + 公开 + 复盘"。
创业不是灵感游戏,而是增长率游戏。


二、步骤一:找到你公司唯一的「核心指标」

YC会强迫每个团队选出一个且只有一个核心指标。
这个指标要能一眼看出企业的健康度。

👉 对99%的创业公司来说,这个指标就是 收入
如果你是订阅制,就是 MRR(月经常性收入);
如果是一次性交易,就是 GMV 或总收入。

不是注册量、不是访问量、也不是点赞数。这些都只是虚荣指标

因为在商业世界里,"有人为你付费"才是价值的交换。

有了核心指标,所有决策都能被量化:

我们要做这个功能吗?——能否提升主指标?
我们要打这个市场吗?——能否带来收入增长?

Primary Metric 的力量在于,它能立即杀死创业者最常见的敌人——
追逐热点。

💬 你不再被热点牵着走,而是被数字牵着走。


三、步骤二:承诺每周增长 7%

YC 的增长目标很简单,也很残酷:

每周增长 7%。

听起来小,但复利效应极其惊人。

假设你现在有100个客户,7%的增长意味着下周要多拿到7个。
这不算难,但如果你能持续做到……

一年后,你的业务会是现在的 33倍
哪怕你只做到1%增长,一年也能翻倍。

这是Paul Graham(YC创始人)在经典文章《Startup = Growth》中提到的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复利是创业世界的第八奇迹。

💡 想测试一下你自己?
把你当前的核心指标 × 1.07
——这就是你下周的目标。

问题来了:
你有没有具体计划,在下周把它提高这7%?
如果没有,那意味着你的执行节奏太慢了。


四、为什么要「周目标」而不是「季度OKR」

很多创业者喜欢设立宏大的季度目标、年目标。
这没错,但YC推崇的是"周级别目标"。

因为早期创业就像攀登一座"假的山峰":
你以为登顶了,结果前方还有十座。

如果不以周为单位复盘,你会被"假顶峰"骗得体无完肤。

所以你可以每周一都开这样一个会议:

  • 每个部门公开自己的核心指标;

  • 标记为"On Track"或"Off Track";

  • 讨论下一步增长动作。

这就是YC的节奏复制版。
没有复杂的OKR系统,只有一个简单问题:

"上周我们增长了7%吗?"


五、步骤三:让"公开透明"成为增长引擎

YC还有一个残酷的机制——公开问责
每个团队都要当众汇报自己的数字。

你没增长,就要当众解释为什么。
不是惩罚,而是一种"正向压力"。

"当你知道自己要在下周面对全场创始人汇报时,你就不会再浪费一周。"

公开机制带来三重效应:

1️⃣ 逼你真正行动。
你不能再"自欺欺人",因为数据公开透明。

2️⃣ 逼你找到问题。
当三周不增长,你必须面对:是想法错了,还是执行有问题?

3️⃣ 激发竞争心。
当别的创业者在7%增长,你会更想突破。

即便你不在YC,也可以自建这个系统。

你可以这样做:

  • 每周公司全员会议分享主指标

  • 每个部门同步进度

  • 用钉钉或者企微自动推送增长报告

  • 所有人都能看到团队的「增长曲线」

📈 "不要逃避数字,要直视它。"
这是YC文化的灵魂。


六、从0到10,000:Doola如何靠这套方法跑出增长曲线

图片


Doola是做什么的?
一句话:帮全球创业者成立公司、记账、报税,让他们专注增长。

这家起步于YC的创业公司,靠着这套"YC指标法"一路跑出规模。
5年时间,从失败转型到如今服务全球175国、1万名创始人,年营收超8位数。

他们没有"神秘增长公式",只有三个动作:
1️⃣ 找到核心指标(营收)
2️⃣ 每周增长7%
3️⃣ 公开透明复盘

他们的创始人Marjgin 说:

"我们第一家公司失败,是因为我们不看数字。
我们第二家公司成功,是因为我们只看数字。"


七、为什么这套方法对出海创业者尤为关键?

对海外市场创业者而言,问题不是"想法太少",而是"目标太散"。

跨市场增长往往伴随更多干扰:
多语言、多渠道、多市场……
如果没有「核心指标」,你会被信息淹没。

YC的这套方法,本质上是一个聚焦系统
它逼你回答:

"在所有动作中,哪一项真正能提升我们最重要的数字?"

而这正是出海创业者最缺的纪律感


八、快速复盘:YC核心指标框架(Primary Metric Framework)

步骤
内容
启发
找出唯一核心指标(通常是收入)
所有决策以此为锚,避免虚荣指标
承诺每周7%增长
复利是增长的终极武器
建立公开问责机制
数据透明,强迫复盘,激发竞争

Doola五年如一日,每周复盘、每周增长。
这不是"效率技巧",而是一种生存信仰


✍️ 写在最后

你不需要进入YC,也能拥有YC的增长节奏。
从今天开始,三步足矣:

  1. 写下你唯一的主指标。

  2. ×1.07,得到下周目标。

  3. 找一个人或团队,每周公开汇报。

你会惊讶于:
焦虑少了,增长更快了。

创业没有灵丹妙药,只有纪律。
而这条简单的"7%曲线",可能就是让你公司破局的关键。


🧩 如果你在做出海产品或创业公司,不妨问自己:
1️⃣ 你的主指标是什么?
2️⃣ 你上周为它增长了7%吗?
3️⃣ 你是否敢在团队面前公开这些数字?

他用 AI 在 30 天内打造出一个月入 300 万美金的品牌:从 0 到爆款的完整路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我发现了一个能让普通人快速上手的赚钱秘密。但这个秘密,说出来可能会让很多“大佬”跳脚,因为它太简单,太不值钱了。

当我终于肯低下头,对自己说" 别装了, 你就是个普通人"的那一刻,心里那块一直压着的石头,反而"哐当"一声落地了。 没那个智商去预判风口,也没那个魅力让大佬带着我飞。 承认这点后,我整个人都轻松了。 我不再去做一夜暴富的梦,也不再关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