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2岁时贴着海报"我帮你找Bug",\x0d\x0a13年后,打造出全球领先的测试平台 Testlio。\x0d\x0a没有融资光环,只有持续解决问题的信念——\x0d\x0a这是一个关于「质量」「社区」「长期主义」的真实创业故事。
我们都知道,在软件的世界里,bug几乎是永恒的存在。
但有人却靠"找bug",找出了一个年营收千万美元的全球化SaaS 平台。
Kristel Kruustük 的创业故事,就是这样一个从零到一、靠真实需求驱动的传奇。本文内容来自Kristel Kruustük 在国外媒体上的分享。
从测试员到SaaS 创业者
13 年前,Kristel 还只是伦敦的一名自由职业软件测试员。
她在共享办公空间里贴出一张简单的纸条:"I hunt for bugs(我帮你找 bug)"。
凭着好奇心和不怕试错的精神,她在一个又一个项目中积累经验,也逐渐发现了行业的痛点:
大多数测试平台按照"发现 bug 数量"付费,而不是"测试质量"。
这样的机制让测试员之间缺乏合作,大家都在抢"低垂的果实",结果质量反而下降,客户信任度崩塌。
Kristel 意识到——测试的真正价值,不是数量,而是信任与深度。
于是,她与丈夫Marko 一起创立了 Testlio:一个连接全球专业测试员的QA 平台,让软件测试更高效、更有质量、更有人性。
构建一个"有温度的众包测试网络"
Testlio 的核心模式是"众包QA 社区":
企业付费接入一个经过严格筛选的全球测试员网络,每位测试员根据地区和任务复杂度获得合理报酬。
Kristel 拒绝低价竞争,她坚信:
"我们不做最便宜的测试平台,我们做最值得信赖的测试伙伴。"
正因如此,Testlio 吸引了像 Netflix 这样真正重视产品质量的品牌客户。
而那些曾经是自由测试员的人,如今成了企业QA 负责人——他们自然成为 Testlio 的客户。
一个从"自由职业者社区"到"企业客户生态"的飞轮,悄然运转起来。
如今,Testlio 的测试员来自 150+ 国家,平台月度经常性收入(MRR)已突破七位数。
用AI 重塑测试流程,做"人机结合"的智能测试平台
Testlio 是一个典型的 云端SaaS 平台,底层架构基于AWS(包括 DynamoDB 和 API Gateway),支持手动与自动化测试的整合。
近年来,Kristel 带领团队进入新阶段:
通过AI 测试引擎与智能匹配系统(LeoAI Engine™ 与 LeoMatch™),让平台能自动识别测试盲点、偏差与潜在风险,同时仍保持"人"在测试决策中的中心地位。
他们的新目标是:打造全球第一个真正"全生命周期、AI 驱动"的测试系统。
从自然增长到有策略的扩张
Testlio 的早期增长几乎是纯自然的。Kristel 回忆:
"最初的营销,就是在 coworking space 贴海报。"
但随着平台规模扩大,他们逐步形成了更成熟的市场与销售体系。
品牌故事与社区基因,反而成为Testlio 最强的增长引擎——很多客户来自于曾经的测试员群体,他们天然信任这个平台。
如今,Testlio 不仅服务欧美客户,也正加速布局 欧洲、中东、亚洲与拉美市场。
规模化后的最大挑战:如何不牺牲质量
当平台连接上千名自由测试员与全球客户,"一致性" 成了最大挑战。
不同国家、语言、设备、测试文化下,如何保证交付标准不掉队?
Kristel 的答案是:系统+ 文化双轮驱动。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只能持续建设。
你必须一遍又一遍地在系统和文化上强化质量。"
平衡创业与生活:学会不完美地前进
创业之路从来不是线性的。
Kristel 坦言,最困难的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而是——如何同时建设公司和家庭。
"我学会了不再追求完美,而是聚焦在当下最重要的事。"
她说,如果能重来,她会更早信任自己的直觉,更早为自己发声。
创业心法:比起竞争,更要创造真实价值
Kristel 给创业者的建议简单却掷地有声:
"加入或建立一个真实的社区。
创业很孤独,身边要有懂你的人。"
"不要只想着价格竞争。
找到别人没解决好的问题,去创造真正的价值。"
"适应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未来:AI 驱动的质量革命
如今,Testlio 正迎来新篇章。
他们的AI 工具正重塑 QA 行业:加快测试流程、降低成本,同时提升软件质量。
Kristel 说:"AI 让我们更快,但人让我们更好。"
启示:
Kristel 的故事再次印证一个简单的真理:
当你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用户会自然找到你。
不论你是刚起步的出海创业者,还是正在构建下一款SaaS 产品,
记住——从热爱出发,深挖价值,保持长期主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