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pared不是一家普通的AI公司。它代表着一种信念:\x0d\x0a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让世界更快,更在于让世界更安全。
一、从校园枪击到AI创业:他在12岁看见"市场的盲区"
12岁那年,Michael Chime 的小学隔壁发生枪击案。
那一刻,他第一次意识到一个残酷事实——"安全"不是默认存在的。
十多年后,当同龄人忙着做AI社交、加密钱包、AI写作助手时,Michael 选择了一个"没人敢碰"的市场——911紧急系统。
他创立的公司 Prepared,用 AI 辅助911接线员处理呼叫,让救援效率大幅提升,如今已覆盖全美49个州、1亿人口;并以6.4亿美元的价格卖出去了。
对创业者而言,这不是"感人故事",而是最底层的创业逻辑: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没人愿意碰"的角落。
因为那里不性感、不卷,也没有流量故事,只有真实的问题。
💡 启发点1:
找赛道时,不问"市场够不够大",先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没人解决?"
如果答案是"因为太难、太慢",那可能恰好是护城河的起点。
二、选最难的市场:为什么"古老系统"反而是新蓝海?
当Michael第一次走进911接线中心时,他震惊了:
这些关系到生命的系统,居然仍靠 老旧的座机、手写笔记、人工翻译 运作。
在一个用ChatGPT生成小说、AI生成短视频的时代,911的基础设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这不是偶然,而是一条创业者都该理解的规律:
技术演进的速度,永远比体制的接受速度要快。
别人看到"高壁垒",Michael看到的是稳定需求 + 降维打击。
他的认知跃迁在于——他不追求"颠覆",而是"融入"。
Prepared 的第一个版本不是全新系统,而是一个能插入旧系统的 AI 协助工具。
它帮接线员实时翻译、记录、生成事件摘要,在不改变原有流程的前提下,把效率提升几十倍。
💡 启发点2:
当你面对传统行业时,不要想着重做一套系统,而是问——
"我能不能在不推翻现有结构的情况下,让效率提升10倍?"
真正的创新,是"增量式渗透",而不是"革命式破坏"。
三、他的增长逻辑:先免费、再渗透,用产品自己卖自己
Prepared 早期面临的核心挑战不是产品,而是"进入门槛"。
911系统属于政府采购领域,流程漫长、官僚复杂。
Michael没有选择等投标,他做了一个颠覆性决定:
👉 让全美前1000座城市免费使用。
他不卖功能,而是卖结果。
当这些城市发现 Prepared 能在数分钟内救人、降低事故响应时间,政府反而主动掏钱升级系统。
这正是他的"逆向增长飞轮":
免费使用 → 被验证 → 成果传播 → 主动付费 → 政府扩散
Prepared 用 社会影响力 替代了传统销售,
让"口碑传播"成为比广告更强的增长引擎。
💡 启发点3:
"让产品自己卖自己" 不是一句口号。
它的前提是——产品必须在真实场景中 产生可传播的结果。
当用户的故事比你的营销更有说服力,你的获客成本就接近于零。
四、从0到100人:创始人必须"不断放弃自己"
Prepared 用四年从宿舍团队成长为百人公司。
Michael 说,他最难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融资,而是"放弃旧的自己"。
创业早期,他亲自卖产品、写代码、进每一个911中心。
但当公司扩张,他必须学会——不再做事,而是让别人做。
这听起来简单,但几乎是每个创始人都会卡住的关口:
早期靠"我能干";后期靠"我能放"。
Michael 把每个阶段都当作"新职业再学习"。
从销售 → 管理 → 文化建设,每个版本的自己都要重装系统。
💡 启发点4:
创业是一场"持续自我迭代"的游戏。
如果你的职位没有变化,你的公司也不会成长。
五、Prepared 的底层模型:先信任,再扩张
Prepared 今天能覆盖1亿人口,不靠巨额融资,也不靠花哨营销。
靠的是一种非常"反硅谷"的思维——信任优先,扩张靠后。
他们每推出一个功能,都从真实911现场获得灵感;
每次产品迭代,都在"听得见呼救声"的地方完成。
这让他们的产品从不是"炫技",而是"救命"。
Michael 说得很平静:
"我们做的不是AI公司,是负责每一个911呼叫的公司。"
而这种"责任反应式创新",正是很多创业者忽略的增长引擎——当你的用户信任你,你的增长就不需要push。
六、给创业者的三条启示
1️⃣ 选择最慢的市场,做最快的创新。
真正的蓝海从不在"新行业",而在"旧系统的空白地带"。
2️⃣ 让产品自己卖自己。
免费不是亏本,是快速进入高壁垒市场的"策略性打法"。
3️⃣ 创业者要不断"杀死旧的自己"。
每一轮增长,都以一次角色死亡为代价。
🧩 最后可以给大家三个反思题
你所在的行业,有没有一个"所有人都觉得太慢不好用"的环节?
——那可能就是Prepared的"911时刻"。如果你不靠投放、不靠销售,只靠结果传播,你的产品能被人讲出去吗?
当你的公司增长了10倍,你是否也能成长为那个能驾驭它的人?
案例拆解|这款 AI 教育 App 如何靠"焦虑感营销"做到月入 30 万美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