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星期日

从失业到月入 $10,000:一个独立开发者的产品组合增长法

2020 年,初创公司资金链断裂,开发者 Dan Kulkov 突然失业。那一刻,他面临着所有创业者都害怕的问题:下一步,怎么办?

图片

2020 年,初创公司资金链断裂,开发者 Dan Kulkov 突然失业。那一刻,他面临着所有创业者都害怕的问题:下一步,怎么办?

没有新的工作机会,也没有资金启动下一个项目。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不再依赖任何公司,开始自己打造产品。

三年后,他的决定改变了命运。
他陆续推出了五款独立产品,其中三款——MakerBox、FounderPal 和 Lead Magnet Examples——如今每月为他带来超过 1 万美元的持续收入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无资金、无团队、无背景的增长故事。
也是一个关于「产品组合」策略、AI 增长实验与失败教训的真实案例。


一、从失业开始:用最简单的想法,赚到第一个 1 美元

Dan 的独立开发之路始于一次失败。

那家他任职的初创公司因为资金耗尽而倒闭,他突然陷入了"职业真空"。就在那时,Twitter 上的 "indie hacker(独立开发者)" 社群正在兴起。
他被那些「一个人就能打造盈利产品」的故事吸引,于是决定亲自试一试。

他的第一个项目极其简单:

"一个收录免费工具的网站目录,专门帮助创业者寻找能免费使用的产品资源。"

Dan 说:"我其实是为自己做的,因为我也需要这样的工具。我只想证明,我能在网上赚到第一个 1 美元。"

结果,它成功了。

那笔小小的在线收入成了他创业信心的起点。随后,他陆续推出了五款产品,涵盖内容产品、目录、咨询服务与 SaaS 应用。


二、从五个项目中筛选:一半失败,一半成功

三年时间里,Dan 共推出了五个项目,其中有的失败,有的被收购,有的成长为稳定现金流。

产品名称
类型
总营收
状态
MakerBox
营销内容产品与服务
$130,000 / 3 年
持续运营
FounderPal
AI 驱动的营销平台
$215,000 / 2 年
持续运营
Lead Magnet Examples
线索引导关键词集合
$1,000 / 1 个月
新产品
Sponsor This Newsletter
可投放广告的 Newsletter 目录
$20,000
已被收购
Smooz
购买后体验管理平台
$0
失败产品

如今,前三款产品为他带来了稳定的月收入约 $10,000

"有的产品赚了几万美元,有的赚不到一美元。关键不是一开始就成功,而是不断尝试、总结和取舍。"


三、从受众出发:在懂用户之前,别写一行代码

Dan 成功的分水岭来自一个关键转折:不再从想法出发,而是从受众出发。

他发现,无论是 FounderPal 还是 MakerBox,其实都在解决同一个痛点——

「创业者不会做营销,或者没时间做营销。」

经过多次用户访谈,他确认这正是最普遍、最痛的需求。
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积累的营销经验产品化。

第一步,他先从个人品牌入手。
他在 X(原 Twitter)上持续分享产品开发与营销心得,同时开设 Newsletter,建立信任和影响力。

第二步,他推出系列内容产品:

  • 营销任务清单与策略模板;

  • 免费工具和 Newsletter 目录;

  • 营销课程与咨询服务。

第三步,他将内容产品升级为 SaaS 平台。
OpenAI 推出 ChatGPT 后,他敏锐地捕捉到机会——用 AI 提供营销自动化服务。
于是,FounderPal 应运而生。

图片

它起初只是一个静态营销报告生成器,后来发展为一个整合营销策略、SEO 写作、AI 内容创作的综合平台。

令人惊讶的是,整个系统几乎无需写代码

  • 前端:Bubble

  • 后端:Xano

  • 新产品则采用:Next.js + Supabase + Vercel


四、增长实验:找到真正推动收入的渠道

FounderPal 的产品发布过程很普通——在 X 和 Product Hunt 同时上线。
首日收入 $1,249,
两个月后累计 $18,709,
六个月后突破 $60,000。

Dan 说:"发布只是起点,真正的增长在之后。"

他总结出几个有效渠道 👇

✅ 有效的增长策略

1️⃣ 构建免费工具以获取 SEO 流量
用免费 AI 工具做"引流飞轮",既能提升搜索排名,也能在社交媒体获得自然曝光。

2️⃣ 多平台运营,不依赖单一流量源
除了 X,他同步扩展到 YouTube、TikTok、LinkedIn 等平台。

3️⃣ Facebook 广告(尤其是重定向)
针对访问过网站的用户再营销,ROI 高、转化稳定。

4️⃣ 赞助产品目录
例如在 Futurepedia、There Is An AI For That 等平台投放,获得精准创业者用户。

5️⃣ 推出免费 Newsletter
每周分享营销洞察,持续培育潜在客户。

6️⃣ 程序化 SEO(PSEO)
不是生成垃圾内容,而是基于数据的规模化页面。

7️⃣ 联盟营销
当产品转化率稳定后,引入分销体系。


❌ 无效的渠道

  • Newsletter 广告(成本高且流量虚假);

  • 用户推荐计划(激励不足,转化率低);

  • Google Ads(贵且点击不精准);

  • Twitter Ads(定位差,效果最差);

  • Reddit 营销(容易被封号,但回答长尾问题偶尔有效);

  • 旧式产品目录(如 Betalist 等几乎无效)。

他的结论很务实:

"没有万能的营销渠道。冷邮件让有的人破产,也让有的人月入 5 万。关键是——找到适合你产品的增长路径。"


五、用免费产品打造流量护城河

SEO 是最无聊却最稳定的增长渠道。
Dan 尝试过博客内容,但效果平平。
于是他改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打造免费 AI 工具。

他的流程是这样运作的:

1️⃣ 选择与核心产品相关的免费工具方向;
2️⃣ 结合关键词(寻找和分析潜力词);
3️⃣ 在 X、Product Hunt、AI 工具目录上同步发布;
4️⃣ 借助 TikTok、Instagram 等创作者免费传播;
5️⃣ 制作程序化 SEO 页面,例如「商业计划生成器」→ "服装店商业计划""旅行社商业计划"等长尾词;
6️⃣ 获取反向链接与自然流量;
7️⃣ 通过页面收集邮件或引导用户购买付费版本。

Dan 称这种模式为"免费工具生态"。
它不仅带来流量,更建立起持续转化的漏斗。


六、失败的教训:Smooz 的错误与启示

并非所有产品都成功。
Dan 最失败的项目是 Smooz——一个帮助卖家优化"购买后体验"的工具。

初衷很合理:
他想让卖数字内容的创业者能更好地交付文件、收集用户数据并推荐其他产品。

但问题是,这个需求太小众。

"真正有这个痛点的人太少,他们还得使用 LemonSqueezy、保持稳定收入,我还得说服他们相信他们需要改善 post-purchase 流程。"

复杂的销售流程与 $9/月 的低价模型完全不匹配。
最终,Smooz 被放弃。

Dan 总结道: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先做 10–15 个用户访谈。那一个月的开发时间本可以省下来。"

这次失败让他认识到:
验证市场需求的重要性,永远高于开发速度。


七、方法论:多尝试、多失败、多积累

Dan 的创业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Try different things."

"独立开发不是直线,它更像一条曲折的学习曲线。"

他总结了自己的执行节奏:

  • Product Hunt 上线失败?去做冷邮件。

  • 没人回复?去做用户访谈。

  • 找到痛点?做一个免费工具验证。

  • 不断迭代,直到找到有效的路径。

他提醒所有独立开发者:

"不要期望两周写博客就能月入 5000 美元。
有时你需要重头再来,前一个产品或许只能月入 500 美元,但这也是积累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持续执行:

  • 接受反馈;

  • 不断交付;

  • 持续改进;

  • 保持节奏。


八、写在最后:没有宏大目标,只有持续热爱

如今,Dan 每月稳定获得约 1 万美元收入,拥有三款活跃产品与可观的自由时间。
当被问到未来规划时,他的回答简单而诚实:

"我现在没有宏大的目标,只是想享受生活。"

这或许正是独立开发者最本质的自由——
不是追求融资、估值或规模,而是能靠自己喜欢的事活下去。


✳️ 出海创业者启示

1️⃣ 从问题出发,而非想法出发。
用户的痛点是最好的产品验证。

2️⃣ 打造产品组合,而非押注单一产品。
分散风险,也能积累复用流量与用户资产。

3️⃣ 免费产品是增长引擎。
善用 AI 与 SEO,将内容变成持续流量来源。

4️⃣ 验证市场再动手。
10 个用户访谈,胜过 1000 行代码。

5️⃣ 保持耐心与节奏。
独立增长不是短跑,而是一场复利的长跑。

从0到成单,打造能真正转化的海外潜在客户名单

他用 AI 在 30 天内打造出一个月入 300 万美金的品牌:从 0 到爆款的完整路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下一步的计划:给Google 创作内容

笔耕不辍 这是熊猫的第 292 篇原创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讲写公众号一年的收入1600元的故事,链接是这个: 写公众号一年赚了1600元|于是我主动关掉了文中广告 最近想到一个思路,既然可以在公众号上写,也可以在谷歌上写。(adsense的不稳定,让我之前搁置了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