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名叫Puff Count 的戒烟应用,这个APP旨在帮助用户戒掉电子烟。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名叫Puff Count 的戒烟应用,这个APP旨在帮助用户戒掉电子烟。它通过追踪用户的吸烟次数和尼古丁摄入量,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示每日、每周和每月的使用情况,帮助用户识别吸烟诱因并设定目标,从而逐步减少吸烟量。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应用实现了4.4万美元的月收入,并被欧洲一大型移动应用工作室收购。
成功的关键从来不是代码
当Steven决定开发一款帮助戒电子烟的App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但这一切的起点,不是复杂的算法,而是一套简单可复制的营销框架。
第一步:市场研究(0成本验证产品)
Steven花了整整7天时间在TikTok上研究"戒电子烟"相关内容:
搜索关键词并筛选"最高点赞"视频
分析每条爆款视频的三个核心要素:钩子、故事线、行动号召
将发现整理成电子表格(包括视频链接、钩子文案、拍摄手法等)
关键洞察:他发现"将电子烟扔进水杯"的内容形式特别受欢迎,于是直接借鉴了这个创意。这不是抄袭,而是基于市场验证的内容策略优化。
第二步:内容创作(0成本获取5000万次观看)
Steven总结出爆款视频的黄金公式:
3秒钩子:用声音或视觉冲击抓住注意力(如摇晃装满电子烟的玻璃碗)
问题呈现:清晰展示痛点(如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
解决方案:2秒简短CTA展示产品
运营策略:
每日坚持发布(数量胜过完美主义)
多平台分发(TikTok、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等)
将高转化视频置顶(形成自然销售漏斗)
第三步:付费放大(1美元变2美元的盈利公式)
当积累了一批经过验证的内容后,Steven开始投放付费广告:
数据准备:通过Adjust等工具向广告平台回传用户行为数据
漏斗优化:从"观看→点击→安装→购买"逐步优化每个环节
平台策略:TikTok流量更便宜但质量稍低,Meta流量更贵但质量更高
盈利模型:
用户获取成本(CAC):20-24美元
用户终身价值(LTV):55-70美元
最终实现3:1的CAC/LTV比例(即每投入1美元广告费,产出3美元价值)
给创业者的三个行动建议
先做市场调研再开发产品:用TikTok的"最高点赞"筛选功能验证需求
内容创作要遵循公式:钩子+问题+解决方案,坚持每日发布
付费放大要循序渐进:先验证内容,再逐步增加广告预算
Steven的故事证明:在今天的AI时代,营销能力比技术能力更能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他用这套方法不仅成功退出了Puff Count,还基于经验创建了新的创作者对接平台Posted。
思考:你的产品解决了什么真实存在的痛点?这个痛点目前在社交平台上是否有大量讨论?如果没有,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产品定位。
只要你能营销你的产品,你就能赚钱。如果你的产品无法被营销,即使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如果没人知道它,你也永远赚不到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