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机密,没有摘要
AJ:AI 开源社区,看到技术发展和商业机会
1️⃣ Way to AGI 的现象级影响
很多人都刷过 Way to AGI 的飞书文档,访问量已经达到几千万次。它让大家直观感受到 AI 技术颠覆发展的动态过程。
2️⃣ 开源与开放协作的价值
在 AI 时代,开放协作比闭门造车更有价值。AGI 选择开源,正是因为协作能加速创新与普及。
3️⃣ 社区里的"玩出来"的 0-1 产品
不少爆款都是在社区里"玩"出来的:
Labubu 主题壁纸
AI 拍菜单
AI 调香
AI 虚拟人探店
影楼 AI 生图
nano banana 爆款姿势照
这些创意点子,有的甚至直接在推特上一炮而红。
4️⃣ 虚拟 IP 赛道的潜力
像 Yuri、AI 分身探店等模式,低成本但高可能性。虚拟 IP 或许是未来出海的新蓝海。
5️⃣ AI 初创公司的切入点
选择大厂不重视的细分领域,比如 ListenHub 这种 AI 播客,反而更有机会。
6️⃣ 借力大厂,构建应用
大厂投入的领域不要硬碰,而是学会借力。利用他们开放的 API 和模型能力,叠加到自己的应用中。
7️⃣ 快速迭代带来的特征
AI 产品迭代极快,用户忠诚度越来越低。唯一的护城河就是持续推出好的产品。
8️⃣ 中国团队的实力
排行榜上很多 AI 产品的 TOP,都来自中国创业者:阿彪、小排、damo、杉木……这也是我们做 AI 出海的信心所在。
9️⃣ AI 创业三原则
速度为王:快!
精准切入:找到信息差与合适场景
快速验证:MVP 思维,小步快跑,一个提示词就能成为 MVP
📌 一句话总结:
在 AI 出海的浪潮中,开源社区是实验场,产品是核心,速度是生命线。
王朋友:用 AI,没有做不起来的 IP
1️⃣ 目标不同,关注点不同
100 万播放量 = 热点、情绪、观点、故事
100 万粉丝 = 网感、洞察、持续创新
100 万变现 = 项目好、执行力、胆子大
100 万税后收入 = 精准定位、内容复利、长期价值
2️⃣ AI 时代的 IP = IP 智能体
它能:产出原创爆款、获客、复刻模仿、调研、策划。
3️⃣ IP 灵魂 = 知识库
四大知识库:
AI 自带知识库
行业知识库(用工具调研,建立垂直库)
IP 本人知识库(让 AI 理解个人风格与内容)
联网知识库(定制关键词,实时抓取权威信息)
4️⃣ 做好知识库的两大核心能力
沟通:精准提示词工程 + 知识库搭建
审美:人工制定标准,给 AI 打分排序
👉 沟通 & 审美 = AI 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5️⃣ 提示词框架 = 管理标准可视化
提示词其实就是你对员工的管理规范在 AI 层面的映射。
6️⃣ 人机协作模式
少当牛马,多做操盘手。一个操盘手 + 一个 IP 智能体,可以服务 10 个 IP。
7️⃣ IP Token 化
各位老板 IP 都能把知识技能 SOP 化、Token 化,用极低成本帮助更多人。
8️⃣ AI 时代三类不可替代的人
AI 操作员:拥抱 AI,管理 AI
AI 设计者:制定标准,具备审美
AI 背锅侠:做判断,承担风险
王大仙:飞书多维表格——为你拿结果的 AI 表格
1️⃣ 多维表格 = 业务的超级工作流
不少公司,靠一张表格管理全业务。
每一列 = 一个 AI 节点
每一行 = 一个 AI 工作流
把业务拆进表格,AI 就能跟着跑。
2️⃣ 落地比酷更重要
生财内部大量使用「多维表格 + 扣子」工作流:
批量生成图文
批量寻找爆款选题
这才是 AI 真正能落地的地方。
3️⃣ AI 在表格里,而不是表格在 AI 里
业务怎么干,就让 AI 怎么干。核心是——AI 必须服务业务,而不是炫技。
4️⃣ 生态与角色:Maker 的重要性
AI 产品的延展性取决于有多少人真正用。多维表格的生态关键角色是 Maker,他们推动业务与工具结合,创造更高价值。
5️⃣ 用 AI 做业务:先标准化,再规模化
标准化 → 降低阻力
阻力低 → 执行力强
执行力强 → 才能规模化
战略再强大,也需要落地执行。
6️⃣ 提示词内化为工作流
未来老板与超级个体,必须学会:
业务流程 → 提示词 → 工作流。
这是将业务方法论转化为可复用生产力的关键。
7️⃣ 懂业务的人,才是赢家
飞书的投放发现:表现最好的内容,往往来自有真实业务背景的人,而不是喊得最响的科技圈博主。
AI 时代,业务理解力才是最硬的核心竞争力。
📌 一句话总结:
喊得响 ≠ 用得好。真正用好 AI 的人,都在闷声发大财。
Gary:YouTube AI 内容出海,把全球第一视频平台变成金矿
1️⃣ 生财成长的标杆案例
Gary 去年才加入生财,从新人到教练,再到带队 400 人深耕 YouTube AI 视频,很多人已经实现 月入万刀,更多人月入千刀。
2️⃣ 为什么是 YouTube + AI?
超大体量:全球第一视频平台
超额收益:同样一条视频,YouTube 广告收入是其他平台的 10x-100x
超低门槛:AI 工具降低了视频创作难度
超级增量:内容红利期仍在
3️⃣ 蓝海难点:不是 0→1,而是 1→100
入场不难,难的是规模化。
4️⃣ 爆款=恋爱公式
爆款视频 = 好形式 × 好脚本
理想状态 = 好看的皮囊 + 有趣的灵魂
同一个脚本,不同形式演绎,就能产出 N 条爆款
5️⃣ Gary 的爆款公式
1000 个爆款 = 40 种好形式 × 25 个好脚本
6️⃣ 视频成败的 3 秒定律
成本决定于前 3 秒
天下逻辑,唯快不破
用情绪脑感受,而非理性脑思考
通用任何语言与地区
7️⃣ 自动化=AI 化
就像蒸汽机取代马车,AI 化是生产力进化的必然趋势。
8️⃣ YouTube 最大 AI 社群
如今生财已经做到这个定位,聚集了最大规模的 YouTube AI 创作者生态。
9️⃣ 未来 3 年的超级机会
不仅是广告分成,还能通过 YouTube 放大你在国内的业务,让它成为新的增量渠道。
🔟 供需失衡=蓝海机会
海外 AI 自媒体稀缺,广告单价高。国内"玩剩下"的玩法,在 YouTube 上可能还是蓝海。
1️⃣1️⃣ 执行力 vs. 生态位
赚点小钱:靠执行力
逆天改命:靠生态位
📌 一句话总结:
YouTube + AI = 最大的红利窗口。
用脚本 + 形式跑通爆款,用执行力占位蓝海,用生态位放大未来。
🌙 阿彪 × 阳光杉木:夜话分享与答疑 · 工具站出海打法全拆解
🏗️ 一、建站与基础架构
1️⃣ 开发周期与成本控制
⚡ 快速启动:1 个月完成早期站点,先实现导航、工具入口即可。
🪜 开发选择:单页优化 > 全站开发;拆功能覆盖更多长尾。
🌐 域名策略:深耕单一域名,避免分散权重;选能快速迭代的平台(如 138 增长版)。
2️⃣ 外链建设与质量把控
🔍 资源获取:谷歌搜外链平台即可,前期直接采购。
🎯 筛选标准:优先垂直领域 + 品牌词,避免虚假流量站。
📈 投放节奏:初期 10 条/月,3 个月观察;竞争大 20 条,小则 5-6 条。
⚠️ 风险提示:上线后绑定 GSC,若长期无出词 = 有问题需排查。
🚀 二、推广策略与流量获取
1️⃣ SEO 与内容优化
🔑 关键词切入:挑 KD 小的长尾词,独立功能页面切流量。
📊 算法适配:对标谷歌"泄露"指标:内容质量 + 外链相关性。
📝 内容生产:多语言不足 → 找母语兼职,几十元/天,高效产出。
2️⃣ 低成本批量获客
🤖 账号矩阵:批量运营上百账号,"10 图 + 1 文 + 自赞"冲曝光。
📣 红人营销:预算 $2000,可先测垂直博主效果,再加码。
3️⃣ 多渠道协同
🪂 初期聚焦:1-2 个核心渠道先跑通。
🪄 三板斧组合:SEO + 广告 + 红人,协同提升流量稳定性。
🥊 三、竞争策略与差异化
1️⃣ 细分领域切入
🏞️ 避开大厂:选图像/视频等平权领域,拼上线速度与长尾。
🪞 功能拆分:大功能拆小功能(如"电商去水印""社交图去水印")。
2️⃣ 快速验证与迭代
🎬 功能测试前置:先做 Demo 广告,看点击率再决定开发。
🔧 细节优化:比拼首页文案、付费流程简化,细节决定转化。
📈 四、运营与转化优化
1️⃣ 用户定位与反馈
🎯 精准垂直:避免"全行业",锁定电商卖家/程序员等群体。
📊 核心数据:注册率、付费率、留存率,用数据反推优化。
2️⃣ 风险规避
🛡️ 合规与侵权:提前排查版权、支付合规。
📉 流量波动:定期备份、监测关键词周期,及时调整外链/内容。
🌱 五、新人路径建议
🧭 能力评估:懂 SEO/推广,直接切入低竞争功能。
🧩 资源整合:开发外包 Upwork、外链采购平台、母语兼职本地化。
⏳ 快速试错:3 个月为周期,外链无效 → 换平台或优化内容。
📌 一句话总结:
👉 工具站出海核心 = 快速上线 + 精准长尾 + 外链驱动 + 快速迭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