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哥飞。
我的分享主题是"AI出海大有可为,个体也能闯出一片天",这不是空话套话,这是我这两年来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基于身边真实案例,总结出来的。
2023年7月,我搞了一个AI出海社群,从第一天的20个人,到现在三千多人了。
这些人里,做得好的,真不少。
月入万刀的就有百来个,我们现场就来了不少。
大家出海收入的天花板越来越高了,最开始日入百刀,都值得大家惊呼一下,后来变成了两百刀,三百刀。
其实稳定日入三百多刀,再乘以一个30天,就是月入万刀了。
再后来,有人日入千刀了,我们又惊呼了一下。
而日入三千多刀,就是月入10万了,居然也有人达到了。
最近的惊呼是,有不止一个人突破了日入万刀。
所以,我说,AI出海大有可为。
我们不说别的虚的,就拿出这些实实在在的收入数据来看,就完全可以证明出海,真的大有可为。
为什么我们随随便便做个网站就有人付费呢?
这得益于美国人的小费习惯,对于能够真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小工具,他们不介意付出10美金,就当是给小费了。
10美金,也就相当于一杯咖啡的钱,但却能够让他们用一个月的AI工具,他们会觉得很划算。
他们付钱时,不会一定要求这个网站是大公司做的,就像我们吃10块钱的早餐,其实我们也不会一定要去大型连锁店吃,这种小额消费,直接路边摊就可以解决。
所以我们个人开发者,做个网站发布上线了,只要真的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你说要付费才能用,用户就真的会乖乖的给你付钱之后去使用。
你不一定需要做一个十项全能的网站,就只是满足一个特定的需求就可以。
如我们现场来了的嘉宾Lucas,他去年做的一个网站,其实就几个页面。
这些页面功能都是类似的,就一个功能,输入文字,用JS进行简单排版,然后直接前端生成图片给用户。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网站,就能够向用户收费了,居然也真的有人付费,而且愿意付费的用户还不少。
一年过去了,到现在也还有人付费,刚我跟 Lucas 求证了一下,上个月广告费和用户付费加起来,居然还有一千多刀。
一个网站赚了一年时间,每个月都有收入,而且从目前的趋势看下去,未来还能继续每个月赚下去。
其实,你会做一个页面,你就会做一个网站,因为一个网站无非也就是由多个页面组成。
而你会做了一个网站,走完了全流程了,那么也就能够做出多个网站。
是的,同一时间其实是可以运营多个网站的。
我在去年植树节,写了一篇文章,讲到了一个小果园理论,说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小果园。
你上班时,其实是在帮你老板打理果园,除草施肥捉虫,工作是你干的,但是等到水果丰收之后,这些水果并不归你所有,你能拿到的只是辛苦费而已。
但如果你能够在帮老板打理果园时积累经验,然后利用业余时间一棵一棵种下真正属于自己的果树,那么等到水果成熟时,这些成果都归你自己所有。
果树从种下到结果需要时间,有些需要一两年时间,有些需要三四年时间,这时候,除了多年生的果树,我们还可以种一些一年生的蔬菜水果。
这样短期的长期的,都有了,一年四季都有收获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开发者跟我聊过,说他们做了一个产品后,没啥正反馈,接下来要怎么走。
我的回答都是,多种几棵树,多做几个产品,多一些耐心,跟时间交朋友。
人的一天,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你没必要只种一棵树,你完全可以多种几棵树。
种树除草施肥捉虫,这些步骤可以循环往复,一直去做。
养过花草的朋友都知道,有些花草可能会养不大,甚至养死掉。
这时候怎么办呢?当然是扔掉死掉的花草,然后再买一盆新的继续养。
种树也是类似的,种第一棵树时,你的经验可能不足,但种到第十棵树之后,你的经验就比较丰富了。
经验积累起来了,你的成功率就会越来越高了。
不过暂时没流量的产品,倒是没必要下线,你就放着,时不时维护一下,说不定后面就活过来了。
好,现在你已经知道需要做多个产品了,那到底要怎么做呢?
记住千万不要靠自己拍脑袋想需求,因为你想出来的需求,并不一定真的有人需要。
更好的办法是抄作业,你去看看别人做了什么产品赚到钱了,你也去做类似的产品,解决类似的需求,然后你也就能够赚到钱了。
不要因为别人做了,而不去做。
反而是你发现没人做的领域,可能不是真的没人做,而是前人已经死在沙滩上了。
现在需求也找好了,但是你没有技术怎么办呢?
那就去学,现在有了AI之后,你已经没有借口说自己缺少一个程序员了,你的产品的第一个程序员,完全可以是你自己。
这时候我又要举Lucas的例子了,去年3月开始AI出海之前,他是字节跳动的一名产品经理。
之前上班时,他指挥公司里的程序员同事写代码,这个经验迁移过来,现在去指挥AI写代码就好了。
从3月到7月,他实现了从零到月入一万人民币,而五个月之后的12月,他的收入已经变成了月入一万美金了。
最后总结一下,AI出海大有可为,个体也可以闯出一片天。
谢谢大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