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公司解散的那一天,至今让我无法忘记。
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公司解散的那一天,至今让我无法忘记。
创业公司的失败,其实非常正常,没有太多的戏剧性的情结,没有太多令人激动或崩溃的剧情,或者员工含泪不舍的告别。更多的是,今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接到了遣散通知。拿到赔偿安静走人,拿不到赔偿,或许会闹一下,可能最后还是拿不到。
创业中最危险的事情不是公司破产,而是对于公司的前景过于自信,充满错觉。
现在回想起来,通过倒序回看整个历程,可以非常确定,公司必定失败,或许很多创业者跟我同样的体验。
以下是我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给创业路上的朋友一点点启发。
你享受的是沉浸于自己的技术实现,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
技术型创业者,一不小心,很容易走入一个死胡同。沉浸于自己优雅的代码,整洁、高性能、可扩展的完美解决方案。
但是你真正的目标用户,其实并不在乎这些。他们考虑的是谁能解决目前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革命性的,AI赋能的完美技术方案。
我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真正明白这一点。你通过技术,做出了一个"完美"的产品,去解决一个并没有人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当潜在用户告诉你他们真正的痛点时,你却试着说服他们为什么你的解决方案要比他们要求的更好。
经验总结
在写代码前,先跟潜在的用户多聊一聊,先不要被自己的技术思维困住 使用文字,或者语音,记录下潜在用户说的原需求 构建用户需要的东西,而还是你认为用户需要的东西
拿到融资后,在没有盈收的情况下持续烧钱
"我们先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再考虑商业化,以及盈收的问题",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和自杀没有区别。
你拿到种子轮融资,然后觉得可以按部就班地慢慢发展,在创造收入之前,有很多时间去打磨出一个"完美"的产品。
错!我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
盈收,是对产品最好的验证,其他的一切都是扯淡
经验总结
指定一个切实可行的18个月资金生存情况,确保公司在实现盈利或获得下一轮融资前,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 把你对产品盈收的预估砍半,把公司的运营支出预估增加一倍 越早开始收费越好,哪怕是小额度的收费,这会让你了解并且专注于产品真正有价值的部分。
组建了同质化的团队
看一下你的团队成员的构成,早期加入公司的成员,是不是各方面都和你很像,比如技术,经历,背景等等。
团队的多样化,不仅仅是把事情做正确,它还关乎公司的生存。同质化的团队更容易陷入群体思维,丢失对于市场的敏感性。
经验总结
积极寻找能够挑战你,对你的见解提出不同意见的成员 雇佣部分在你的目标市场领域工作过的人,哪怕他们没有创业经验,也无所谓 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决策
忽略市场的现实
"只要拿下1%的万亿市场,我们就成功了!" "等产品再完善一下,再完美一点,再推向市场"
这种观点完全是自我感觉,不考虑市场现实情况。
市场并关你的的"万亿市场的幻想",只关心"现在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一个产品的冷启动,获得早期用户是很困难的,成本极高。你想等产品做的非常完美的时候再推出,想要一炮走红,几乎不可能,等你推出的时候,可能市场已经被分刮的差不多了。
经验总结
分析你的竞争对手,了解对手,才有可能百战百胜。 了解愿意为你产品付费的那群人,他们的收入情况 你做的事情,之前肯定有人也做过,但是失败了,要尽可能了解他们失败的原因 要有非常明确的盈利途径,商业模式,而不是考砸钱买量。
初创公司实现多人决策
收集公司内部对于产品的意见,然后进行整合,做出相对一致的决策。
这样做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公司效率极其低下,决策变得平庸,没有创意。
创业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速度,很多事情可以非常快速的排板,然后进入产出阶段。集体决策可能是最安全和保守的方案,但一定不是最优的方案。
群体决策,还可能导致逃避责任,出了问题无人担责。
试图取悦所有人,最后导致得罪所有人。
经验总结
建议可以收集,但决定必须创始人或CEO拍板 明确责任的划分,不同的方面,由不同的人决定 设定明确的截止时间 容忍错误,但不能容忍犹豫不决
创业过程中,很多坑需要自己去踩,没有人会告诉你,你最初的想法大多数是错误的。你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可能就是垃圾,你引以为豪的市场战略根本就是扯淡。
不过这都没关系,成功的初创公司,并不是那些拥有完美计划的公司,而是那些当计划不可避免的失败时,能够快速适应,接受,并做出调整的公司。
创业不是一时的脑热,你需要先想清除4个核心问题
你具体在解决什么痛点,不要太笼统,不要自嗨 你的潜在客户是哪些人,谁最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 他们为什么要选你,而不选你的竞品 你的渠道是怎样的,如何让你的产品触达潜在客户
把这四个问题,写在纸上,每周核对一次,看看公司是否跑偏。
不要闭门造车,用最低成本去验证假设
先做调查,直接找到部分你的潜在用户,问他们是否愿意为你构思的产品付费(不要找熟人,他们只会说"挺好的") 实现最小原型,哪怕用Excel来模拟服务,用假页面来测试点击,或者手动跑流程,确定可行性。 果断调整,如果在数据验证过程中,发现决策是错的,那要立即进行调整,不要因为过去的投入,不舍的放弃。
从第一天就要开始想着赚钱
设定收入目标,可以从小目标开始,比如3个月内收获10个付费用户,每月5000块。而不是先疯狂烧钱拉用户量。 后备计划,你要考虑好如果融资失败,你靠现有的资金能活多久,计算烧钱速度与收入的关系。 失败可以,但别死在钱花光之前。
专注搞钱与健康 |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爆料 / 交流 / 合作:请加微信 ifloop
加入副业交流群:请加微信 ifloop(备注加群)
推荐阅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