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发现一个赚10万的小众虚拟产品

一个信息差套利机会,卖的人不多,但是需求量巨大,利润率很高

最近,写了几篇信息差套利的文章,发现很多人感兴趣,于是我决定继续坚持将这个系列更新下去。
说实话,这种靠信息差赚钱的机会真不少,只是很多人平时注意不到,或者压根想不到竟然还能这么玩。
今天,分享我挖掘的另一个信息差套利机会,卖的人不多,但是需求量巨大,利润率很高,某宝、小红薯、咸鱼这些平台几乎都有人在做。
同样,这也是一个虚拟产品,一个软件类的产品。
这个信息差套利的机会,就是apple id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apple设备登录appstore下载付费购买的app。
众所周知,苹果的appstore有很多好用的工具类app,但是这些软件很多都是买断制的,也就是付费才能下载,价格不便宜,便宜的几十块钱,贵的二三百。
很多steam上的3A大作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很多人花钱买个游戏都纠结,更别说付费下载软件了。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使用你的apple id账号付费购买了某款app后,你的apple id账号,就可以登录到其它的iphone的appstore中下载这个软件,没有设备数量限制,也不用从设置里登录apple id就能下载。
所以,这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可以说appstore付费榜所有的app都存在这个信息差套利的机会。
图片
比如说procreate这个绘画工具。
我在小红书搜索"procreate",一共就两三家在卖,其中一家,客单价12元,卖了3111单,销售额4万,算上店铺里其他软件,累积销售额约有5万。
图片
在咸鱼搜索同样的关键词,客单价0.5-2元,销量高的破万单。
图片
如果只计算共享账号的利润,那么这个单品一年大概就是5万左右的利润,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购买后会附赠一些笔刷、字体和教程。
所以,这里还存在一个信息差,就是网盘拉新的机会。
比如说夸克的网盘拉新价格,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去看了一眼,移动端的新用户价格是7块,pc是3块,转存3毛,开通会员30%。
像悟空、迅雷网盘之类的价格会更高一些。
所以卖虚拟产品,能够赚两份钱,甚至是你完全不赚卖软件的钱,将软件的价格定到0.5-1元,同样也可以靠网盘拉新赚到比较可观的利润。
很多人会觉得一个虚拟产品几万的利润不多,但是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做这种虚拟产品,压根花不了啥时间,发货有自动化工具,客服的话设置几个常见问题回复就能够解决90%的问题。
如果有退款的,就直接同意,没有必要因为是不是虚拟产品具备可复制性的特点,去和客户扯皮浪费时间,因为本身产品售价便宜,就算客户仅退款,他白嫖你也能赚到网盘拉新的利润。
所以,在咸鱼低价卖虚拟产品,赚网盘拉新的利润,也是个巨大的信息差,而能够卖的虚拟产品也不单单只有软件一种。
最后,回答三个卖虚拟产品的问题。我发现我写完这几篇文章后,很多人思路还是没有打开,不知道怎么搞定货源、销售的问题。
简单一句话,从同行那里来,到同行那里去,同行就是你的货源,同行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他怎么卖你就怎么卖,抄作业会不会。
其实,做虚拟产品本质上就是靠信息差赚钱,卖什么产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在卖,如果一个虚拟产品一大堆人在卖,那么也就不存在信息差了。
所以,判断一个虚拟产品能不能赚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一个平台卖的人有多少,还是以procreate这个绘画工具来说,某宝你去搜这个关键词,卖的人一大堆,但是小红书搜遍整个平台就两三个链接。
图片
信息差不仅仅不存在于产品间,更存在于平台间。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深入研究下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差,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发现更多套利的机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创作者 vs 企业主 - 你属于哪一类?

自称企业主的人和自称内容创作者的人之间存在巨大分歧。 自称企业主的人和自称内容创作者的人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企业主似乎看不起内容创作者——他们认为内容创作者是轻浮的出卖者,只知道捞钱的空壳,几乎没有专业知识,却有过分膨胀的自我来弥补上述所有不足。 我最近和朋友辩论了这个话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