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ade in America"或"Assembled in America"取代"Made in China"的策略!
这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政策风云变幻,很多中国制造商在面对高额关税时,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办法把来自中国的产品,通过在美国做一点组装,贴上"Made in USA"或"Assembled in USA"的标签,然后再卖出去,不但避开高关税,还能卖得更贵一点?其实,这个思路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很多公司已经在这么干了。
为什么要追求"Made in America"?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规定,产品要想贴"Made in USA",必须满足:产品的最终和最重要的加工过程必须在美国完成,而且几乎所有原材料和部件也得来自美国。听起来有点难对吧?但其实我们也可以走个更简单的路径——"Assembled in USA"。
只要你在美国完成关键的组装工作,比如说最后的焊接、测试、校准或封装等,就能贴这个标签,合法合规,而且对消费者也一样有吸引力。
路径一:在美国设立公司 + 第三方装配工厂合作
这是最省事也最常见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1. 在美国注册一个公司,比如在德州、加州或免州税的怀俄明。
2. 跟当地的第三方仓储装配公司合作,把中国的零部件运过去。
3. 在美国完成最后的组装和贴标,贴上"Assembled in USA"。
4. 直接从美国仓库发货,省下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还能进入本地供应链。
路径二:组建自营团队,做本地雇佣和发货
如果你手头资金更充裕,也可以考虑在美国租个仓库、招点人,自己搞装配发货。
这种方式成本会高一些,但你对流程的掌控力强很多,而且在客户、政府眼里也显得更本地、更靠谱。
"Made in USA"/"Assembled in USA"到底值多少钱?
咱们讲点实际的,这几个标签能带来的溢价,大概是这样的:
- 服装或电子产品:能比"中国制造"卖贵15%到40%。
- 五金工具、家具类:溢价可达25%到50%。
- 医疗、婴儿用品:有些品类甚至能翻倍。
- Assembled in USA 标签:虽然没那么猛,但也能提升售价10%到25%。
更重要的是,你挂上这些标签后,不但售价上来了,在Amazon等平台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也能提升不少。数据表明:点击率提高30%,转化率提升20%。这广告费都省下来了是不是?
当然,组装也要有实质性,比如焊接、测试、封装这些流程。简单贴个标签或者插个线,人家FTC是不认的,搞不好还会吃罚单。
适合合作的美国第三方装配公司推荐
下面这些公司可以提供装配、贴标、仓储和发货等服务:
- SGL美国:专业装配与物流服务
- Paramount Logistics:全美主要城市仓储与轻组装
- AMAX Services(德州):提供全套代发、退货、检测服务
- SEKO物流:电商订单履行 + 轻装配 + 国际转运
总结
产品出海的新解法:从中国发货直接去美国,已经不太划算了。聪明的做法是,把产品打散了、发过去、在那边组装一下、贴个标签,不仅绕开关税,还能卖出好价钱。现在有这么多靠谱的第三方公司可以合作,真的是一个你可以认真考虑的新出海路径。
看到看到这里了!人应该想法接触到更厉害的人,直接转发我文章到你认为的更厉害的人。
以上!直接链接,国民弟弟交个朋友?请尊重彼此时间,请勿白嫖别人的精力。
美国公司&税务笔记:
ITIN使用指南:
美国公司税号指南:SSN、EIN和ITIN分别有什么区别?原创原创
美国收款工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