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出海创业,赚美金花人民币,七倍利润!

今年,我的所有业务重心都会放在出海项目上,我说过,这是我创业十年以来见过的天花板最高的机会。
过去,我是一个老站长,靠做网站赚到过钱,了解PC市场,有一定的结果,有一定的SEO基础,所以,我对这件事有着比较强的信心。
我怎么靠做网站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经历,很早就说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出身寒微,我如何在23岁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其实,我做过的网站不止站群,还有电影站、下载站、游戏工具站、垂直社区、博客网站。
很多可能会疑惑,我为什么要出海做项目了,觉得我这两年做的事跨度很大,实际上我这所有一切的选择,都是源自于机会主义和长期价值的综合衡量。
所谓机会主义,就是觉得哪里有机会赚钱,就去做什么,因为从客观来说,也很少有行业能长期保持增长,也不代表说就得死磕一件事干到底。
机会主义的选择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从短期来说,至少是最优解,因为也没有几个人有能力预测未来,就像没有谁能预测大A的价格一样。过去执着长期价值,可能会陷入内耗和一定的困境。
其实,大多数人其实面临人生选择,其实多数时候都是受周边的人、环境影响,任何看似无比选择其实都会存在局限性。
所以,我觉得凡事最多往后三到五年就行了,这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客观来说,今年的市场环境的确不是很乐观,反正远了不说,就说很多人如果想做副业,会有哪些选择,真没啥太多新鲜事能干的。
虽然AI的出现,看似让不少人多了一种选择,但实际上项目还是老项目,换皮没换药,就拿出海这件事来说,过去就没人出海了,过去就没有出海赚美金的机会了吗,完全不是,只是AI的出现抹平了一些关键性的门槛。
所以,对于其它项目来说,同样如此,市场绝对不会因为你会用AI了,你就能明天马上发财了,所以不要对AI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待,AI本质上就是一个生产力工具,而不是生产资料。
会用工具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必须要和已验证的业务结合,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如果没有实际业务做支撑,那么你AI用的再牛逼,也没啥大用。
简单说一下,我为什么会做出All in出海业务的决定,讲讲我的思考过程。
首先,从各个行业角度做一个简单的判断,我觉得消费、电商、实体这些行业已经增长见顶了,但参与的人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卷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一个竞争环境下,拼的早就不是谁比谁下场早了,而是一些硬实力,比如说供应链、资金、投流经验、人脉等等,所以我作为一个对这些行业毛都不懂的新手,做这些行业有关的项目,跟找死没什么太大区别。
所以,客观理性的层面来说,这一类项目对于我来讲,会有天然的高实操难度,低成功率,而且这些行业几乎已经不存在信息差,利润越来越透明,同质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没有两把刷子的人真不好干。
而市场上的新钱,你会发现近两年也没有再往这些行业涌动的迹象,所以答案很明确,就是打死不能干,这是绝对的红线。
再来说说内容行业,做短视频,这是最近五年里很多人创业的主要方向,我觉得这里面仍然有机会,且有一定增量。
因为,好的内容属于消费品,而平台始终稀缺优质内容,所以如果有内容输出的能力,有做内容的基因和网感,在国内市场来说仍然是top1级的草根创业机会。
所以,今年我这个IP也会结合出海、AI的方向,继续往公域做IP。这也是我为什么会All in出海,为什么会坚定的用AI出海做应用,因为我觉得未来三到五年这就是当前市场中最大的机会!
从短期价值来说,这有利于我这个IP的内容和影响力,因为现在用户的注意力很多集中在AI上,特别是00后的年轻用户,而我这个IP的很多粉丝年龄根据我的了解,普遍在30-35岁左右。
所以从做IP方面来讲,老一套的内容肯定是抓不住年轻用户的注意力,如果任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可能再过四五年我这个IP几乎就会消亡在公众视野了。
从长期价值来说,出海做应用这件事的好处,我在七八年前做网站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前期可能确实速度慢点,建站周期、SEO的过程比较漫长,但是一旦有了收录和排名后,就会持续滚雪球,根本不用担心不干活就没有钱赚的问题。
出海的难点在哪里。
最近,我看到了不少过去的老站长,很多人都是过去做百度SEO的高手,也开始尝试在出海做网站,但不少人说赚到的钱和过去在百度建站差远了。
因为海外有的关键词,作为一个新人来说,任凭你技术再牛逼也干不高哪些老站,也不可能像做百度SEO一样,用一些黑帽手段快速做排名和收录,所以,这就将所有人拉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不管你是谁,都得老实按照常规的方式建站,不然等你的只有被K站一个结局,一旦被K站,等于前期努力付诸东流。
而常规出海做网站最大的难点,其实不在于SEO和建站,因为SEO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可言,所有的玩法都被写在Google官方文档里了,官方的文档就是Google最佳的实践。
建站方面,因为有了AI,所以也不是什么难题。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耐心,因为Google和百度一样,对于新站会有三个月左右的沙盒期,所以前三个月很难看到正反馈,三个月后就算有了流量有了收益,但是这个收益能不能维持你的服务器成本,和打平你的时间成本还是另一码事。
所以,出海做项目要做好长期战斗的打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对于AI编程做应用这件事,有一定的兴趣,不反感,不抗拒,能够让我有自驱力去学习相关的技能。
因为我做IP这些年,发现很多人做项目,如果完全以赚钱为目的,90%以上的概率都拿不到结果,总会在过程中遇见一些短期无力解决的问题,然后放弃。
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年内连续做了好几个项目,都没赚到啥钱,我过去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觉得这个项目有点机会,就盲目干了,结果是赚了一点钱,但是从终局来看,完全是浪费时间。
所以,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且赚钱的事,很重要。
另外,出海这件事,我觉得自我真正开始做后,也没有觉得那么难,在付出的心力和精力上,也没有比以前做的那些闲鱼、小红书一类的虚拟、搬砖项目高到哪里去。
所以,在难度相当,付出时间、心力相当的情况下,我与其花时间去搏那一个月做到行业最牛逼不过几万的收入,为什么不去将时间、心力投入在回报率更高的地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提前预警恒大违约的是。。。

川哥以前在内地做了12年债券发行工作,对城投、房企的债券融资情况比较了解。 今天,我们从一只恒大债券违约的过程,看境内外评级机构的表现差异。 2020年1月,恒大地产分别在境内和境外发行了两只债券,都是三年期。 境内:中诚信评级 AAA ,票面利率 6.98% 境外:标普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