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香港保诚的分红实现率很低吗?保诚的分红险还能买吗?一文帮你理清逻辑,做明明白白的港险投资者丨港险科普系列之五

过去一年,港险市场上有关保诚分红实现率的话题热度很高。不论是网络粉丝、同行、还是投资者,都或多或少和我提及过相应的问题。
保诚的分红实现率很低吗?
公司的投资是不是做得不好,收益很低?
保诚的分红险还能买吗?
今天,对于大家关注的问题,分享下我个人的观点。另外,也做团队成员未来回应类似问题的资料。本文比较长,目的是为了丰富素材,尽可能将逻辑链条理顺,请各位捡自己需要的部分,各取所需。
大家好,我是川哥,CFA持证人、12年投行经验、新港漂、勇敢转型的二孩爸爸。
享跨境资产配置资讯,做无国界全球居民。

01 不能用内地保险的理念去理解香港分红险
内地储蓄险和香港的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内地:高保证、低预期。(之前以固定收益型的增额寿为主,未来向分红险过渡)
香港:低保证、高预期。(分红险为主)
这差别能有多大?
非常大!
比如:
内地增额寿,目前预定利率2.5%封顶,实际收益率最高在2.4%左右。
内地分红险,目前是2.0%保底+分红,预期3.5%-4.0%
香港分红险,保证部分普遍不到1%,预期6%-7%
再换一种对比方式。
内地增额寿一般32-35年翻倍。
内地分红险一般27-28年翻倍。
香港分红险一般17-18年翻倍!
这几年,内地监管一次次下调预定利率,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保司负债端风险。
收上来的保费资金成本太高,投资端赚不到那么多钱。
而香港分红险的理念是,保险公司拿着投资者的保费去投资,赚钱了大家一起分,不赚钱大家也一起承担。
利益共担、风险共担。
只有低保证,保司才敢投高收益。而高保证,保司只敢投固收,收益上不去的。
所以内地储蓄险确定性高但预期收益低,香港储蓄险确定性低但预期收益高。
这里强调一下,客户的诉求是多元化的,即便是同一个客户,资金也会有不同的用途,投资需求也是有区别的。
顾问应协助客户理清需求,建议客户根据不同的诉求,配置不同产品。
产品没有好坏,但有不同的特点,都可以为客户所用!

02 保诚的分红理念是什么?和其他保司有区别吗?
保诚的分红理念就是真实。
以实际市值记录资产实际价值,更贴近实际资产情况,追求实事求是的资产管理风格。
分红的本质是保险公司获得收益后的利益分配。
收益情况与投资市场表现相关,投资市场的波动,也会体现在分红保单中,所以从长期来看分红保单也是在波动中上升,履行比率的起伏也是市场的正常情况。
如果一个公司的非保证分红,每年都能达到100%,这也是不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的,只能说明(1)要么预期分红比较低;(2)或者从其他渠道补偿了分红的差额。
不同保司的分红管理策略也有些区别。
友邦会将所有类似分红保单一并管理,然后将收益分配到各个分红保单当中。
保诚是将同一年份的分红保单一并管理,保证了客户保单的相对独立,不会受其他年份的保单稀释收益。
另外,保诚是港险市场中出分红险最早的保司。
历史久、存量大,也就意味着有大量保单完成缴费,相应的每年也有大量保单被提取。

巨大的存量也要求保诚必须真实每年的运营结果。

不能为了短期好看,拆东墙补西墙。

这也是一家成熟、稳健运营过百年的国际化保司应有的操作。


03 这两年保诚的分红实现率低吗?
确实,保诚这两年的分红实现率确实有所波动,部分产品的非保证红利有回撤。
但这也是这段时间的投资市场的真实表现。
我们先来看2022年,几乎所有资产都陷入熊市。
2023年,市场有所反弹。
我们把2022年和2023年市场变化加总,很多资产类别也没有完全收复失地。
2023年的分红情况是根据2022年全年的投资情况厘定的,而2022年全球市场都处于熊市,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撤,所以2023年的保单根据市场表现,也发生了回撤。
2024年也是同理。
但分红实现率能代表投资者收益吗?
不一定。
比如下图的产品B预期收益高,即便是实现率略低,但客户享受的实际回报并不低。
不同产品因保证及非保证成分不同,红利结果不能直接比较,尤其是对于过往产品说明书中非保证占比较高的,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我们更应该关注这家公司及其产品的长线实际回报率,更具参考价值

04 保诚分红险的实际收益怎么样?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先说一点。
像保诚、友邦、安盛、宏利这类的大型国际保司,都是请国际顶尖团队来做投资。他们都有相对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有世界最聪明的人为他们做投资。
不会出现哪家保司超乎寻常的好,或者特别特别辣鸡的情况。
咱们一起看看保诚官网公布的生效超过20年的分红计划,在第20个保单年度的实际平均收益率多数都超过了5%。
比如下图的更美好保障系列,1995年发售至今,29年来,平均年化实际回报率在6.06%,29年总回报429%
这个成绩是不是已经非常不错了。

05 保诚的产品还能买吗?
保诚是一家英国保险公司,拥有超过170年的历史,经历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两次世界大战理赔,目前依然稳健经营。
保诚的股票在四家交易所上市,是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之一,被纳入深港通和沪港通机制。
保诚1964年就开始进入香港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及产品,包括人寿保险、健康及医疗保障、投连险、退休方案、一般保险以及雇员福利。在香港,保诚保障的客户超过130万。
分享一个数字,保险责任准备金排名第二,仅次于银行系的汇丰人寿,排名比友邦还高。